24105f4g images

Discover Best 24105f4g Images of World

#food #travel #sports #news #may #monday

More blossom photos 🌸 Will Rogers State Park, March 2021 #spring #blossom #pinkblossom #willrogersstatepark #nature #sonyphotography #sonyalpha #sonya7riii #24105f4 #24105f4g #sony24105f4g

5/13/2024, 11:00:24 PM

🫴🦋 Is this a turducken? 🧐 Will Rogers State Park, March 2021 #notaturducken #turtle #duck #nature #sonyphotography #sonyalpha #sonya7riii #24105f4 #24105f4g #sony24105f4g #willrogersstatepark🍃

5/9/2024, 12:00:08 AM

Sunbathing turtles! 🐢 Will Rogers State Park, March 2021 #turtles #turtles🐢 #sunbathing☀️ #willrogersstatepark #sonyphotography #sonyalpha #sonya7riii #24105f4 #24105f4g #sony24105f4g #lake

5/6/2024, 11:00:22 PM

2023.12.29 中央山脈南一段Day1 行程距離:8.0K 花費時間:8時13分 爬升/下降高度:+1348M/-789M 「天怎麼親吻地,全靠風和雨,傳遞思念一字一句。 誰的情?悠悠歲月分明,忘了愈走愈近愈需要距離。 風它追逐白雲,用盡千言萬語,告訴世界它的真心。 誰願意?匆匆人間多疑,忘了相知相守更需要相惜...」 奇遇 — 游鴻明 0403大地崩裂… 願 逝者早日安息, 祈 寶島台灣儘快恢復安定。 待 傷痕平復、再啟山林的那天… 08:03 H2380M 歲月悠悠,闊別一年的南橫公路我又來了。拉庫音溪淙淙流過進涇橋遺址而落下。 蘇進涇段長這個名字我依舊感念, 沒有你們當年堅守崗位豁命開鑿這條路,就無法近距離感受壯闊的南橫八景與南二段中雲深不之處的雲峰三兄弟。 深怕放在接駁車上的東西落掉,左腳綁上護踝、並仔細點了點裝備順便秤一下背包(含水)總重11.5kg。第一天會重一點但還可以接受吧? 與這次的夥伴(肥哥、lori與查理)拍張照就要邁開步伐往中央山脈南段主稜上攀了。 09:40 庫哈諾辛山屋,攀登庫哈諾辛與關山的山友總會選擇這裡當作一日單登或二日行程的基地營,而縱走的我們前路迢迢僅能稍作休息而不敢多作停留(更何況我的左腳踝上還有韌帶撕裂尚未痊癒的未爆彈)。三步併作兩步踏上3026高地,這是第二次站在這看著迤邐而去的關山瘦稜與大崩壁。 :天啊!真的超帥。十峻之一的關山我這次終於來了! 13:34 關山 H3668M ,型如金字塔、孤挺峭拔、形勢奇譎、氣概恢宏。真不愧對「南臺首嶽」之名。終於再解鎖一座「台灣十峻」。我們北瞰向陽崩壁、關山大斷崖、西眺高屏平原;轉眼一瞬,風雲已來去千百回。上午的豔陽灼身,到此刻更多時候則是雲掩天日,讓山客不由得打開背包拿出化纖外套,小心翼翼的保留逐漸流失的體溫...接下來的關山南稜,等著我們的是長達700M連續陡下的「苦命坡」。由於單面山的獨特地形,西側即是崩壁斷崖的萬丈深淵。南一段的刺柏、小檗等特產也逐漸出現.. 不停歇的腳、不斷下降的高度、不斷流逝的時間。第一天沒有吃止痛藥的我,左腳踝逐漸出現不適感而越走越慢。不斷示意隊友先行去2920鞍部搶營位,我慢慢走稍後就來。沒想到的是大家沒有人要放飛我,還願意等我慢慢凸下去。乾 真的都快哭出來了。 Anyway 16:30 2920鞍部營地 全員平安抵達。 互相協助搭好營帳後,只能委託查理與肥哥兩位勇士下切取活水給我跟lori使用了。萬分感謝!往後幾天換我來幫忙吧。 —————————————————— ※ 關於南一段 民國60年10月,台灣省體育會山岳協會與中華民國山岳委員會、台北市山岳委員會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60年,聯合舉辦台灣省中央山脈大縱走登山活動。當時,藍隊(邢天正、丁同三、沈送來、王天定)從卑南主山往北縱走,並將卑南主山到關山這段行程,劃分為第一階段,由南段第一輔佐隊蘇清江、林欽重、陳權鏘等人陪走補給,這是「南一段」的濫觴。而有史以來的首登紀錄是昭和13年(1938年)1月,平澤龜一郎與瀨川孝吉氏一行14人,由內本鹿越嶺登上卑南主山,然後再縱走經雲水山、小關山、海諾南山、關山、庫哈諾辛山到大關山駐在所,完成「南一段」首次縱走記錄。   ※ 受岳人頌贊的巍峨大山 — 關山  陳世空在《台灣的高山》關山月一文中描述:「關山有四絕:威、奇、剛、秀,分屬四方。山北陰森曲折,奇岩逸石,茂林密樹,譎奇多變;山南岡巒起伏,重嶂列岫,崔巍崚嶒,剛烈灼人;西則絕壁危岩,斷崖千仞,威震八荒;東為緩坡,碧草如茵,層崖疊翠,秀色無邊。奇異的組合,襯托出一筆插天的尖峰,較之中央尖山,不遑稍遜,……。」邢天正在「十峻」中云:「關山孤挺突雲烟」。林文安云:「心目中的關山,是一座白雪皚皚,純潔而慈藹無比的山峰。」自古,雄偉的山,就為文人墨客稱頌讚揚,關山自不例外。 ※ 光復後首登記錄  寬直的關山頂脊,分稜歧伸,東側兩支稜夾在新武呂溪上流兩支源間,西稜受唯金溪上源的夾峙侵蝕,形成扭曲迂迴的支脈,其中有鐵本山(2523公尺)、烏夫冬山(1823公尺)支稜延伸到南橫公路的梅蘭村與樟山村。民國45年元旦,林文安、蔡景璋、李明輝一行共10人,即循此稜登上中央山脈主脊,再回攀關山之巔,當時是45年1月4日,林文安在登頂時,曾記錄:「看看前後左右,盡是重巒疊嶂,遠山近色,一覽無遺,可將台灣山脈的一半,收入眼底。他們在山頂足足停留了55分鐘,即是為了多看一眼群山戴雪的美景。下山時,還長嘆:唉!關山,我們不知何時再來登臨!」 關山的美名,在日據時期即存在著。以前在此區打獵的布農族原住民則稱為Mabaoku(馬巴奧克),原意不明。由於「關山」的名字佳妙天成,環繞在峻嶺周圍的拱衛峰巒,如小關山、關山北峰、塔關山、關山嶺山等,都同被光澤。 #南一段 #南橫公路西段 #庫哈諾辛山屋 #關山 #中央山脈 #玉山國家公園 #上河文化 #高雄桃源區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

5/6/2024, 4:16:18 PM

. 5月6日 G.W最終日 . 奈良県御所市 吉野川河川敷 . 吉野川の鯉のぼり🎏 . 曇天の風があまりなかったので鯉のぼりが泳いでなかった😅 . 来年はこどもの日に行ってみたい . これにて休み終了〜明日から仕事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ゴールデンウィーク#最終日#奈良県御所市#吉野川河川敷 #吉野川河川敷公園の鯉のぼり #a7ii #24105f4g

5/6/2024, 12:02:56 PM

Time of the season 🍄🍁🍂 @botanicgardenssa #sony #a7cr #24105f4g

5/6/2024, 6:53:55 AM

. 5月4日 . 娘の友達家族と一緒に初琵琶湖 . いつも誘ってもらってたのに休みがなかなか合わなくて今回初めて行けた😆 . 娘はずっとジェットに乗せてもらって楽しかったみたい👍 . ジェットには乗れないからSUPでも買おうかな🤣ww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ゴールデンウィーク#滋賀県#琵琶湖#友達家族#ジェット #a7ii #24105f4g

5/5/2024, 1:29:32 AM

Will Rogers State Park, March 2021 #waterfall #rocks #garden #sony #sonyphotography #sonya7riii #24105f4g #sony24105f4g

5/2/2024, 12:00:25 AM

Will Rogers State Park, March 2021 #duck #willrogersstatepark #sony #sonya7riii #24105f4g #water

4/29/2024, 11:00:20 PM

Happy Chor 3 🧧🧧🧧 - Chill Out #photooftheday #24105f4g #retro #family

2/12/2024, 1:57:26 PM

Tiêu cự vàng for sony đây ạ #2470gm likenew 26.5 #sigma2470 18.5 #2875g2 14.5 #24105f4G 16.5 #2470f4cz

1/4/2024, 11:50:11 AM

Tiêu cự vàng for sony #2470gmii 99% fullbox 38.5 #2470gm 99% fullbox 27.5 #24105f4g 99% fullbox 17.5

12/27/2023, 10:13:05 AM

2023.09.30 Day5 距離:17.15KM、總爬升/下降:+1163M/-1846M、行程:13H9M 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 時間伊從來毋捌回頭行,毋敢向前莫來講輸贏。 無光,愛心內有數;有光,伊必有緣故。 未來即張無記號的地圖,親像咧叫我兮 親像咧叫我兮,愛一步一步 一步一步。 #謝銘祐路 一條路在草原上、在山壑底、在岩壁邊、在你我的腳下、在彼此心中。越過大水窟山、與白洋金、中央金礦的擦肩而過;八通關西段的柔腸寸斷,只有底下的陳有蘭溪才懂。彼岸的金門峒斷崖,是荖濃溪被襲奪。數百、數千年後,兇猛不定的laku laku只會成為遺留河川曾經侵蝕下切的證明。愛要及時,有能力的話建議及早來走一趟...畢竟有些事情錯過就不會再出現了。 「彎彎小河流就在故鄉的山裡頭,靜靜地陪我無數個春秋。帶著無限的思念、帶著濃濃的鄉愁,日復一日慢慢流到海裡頭。」 #沈文程小河之歌 八通關古道與陳有蘭溪互相陪伴、相互纏綿。 這日,我們離家與文明更近了。 ※關於水堀仔成為大山的名字: 大水窟山,標高3642公尺,距大水窟池西北方直線距離約2.2公里,全山基盤廣闊,稜脈通達;中央山脈主脊從東北進入,東南轉出,峰巔即位於轉軸點上,西有躑蠋山支稜伸出於荖濃溪上源,西南有分稜短接越嶺古道,整座山嶺龐大穩重,雖毗鄰秀姑巒山,仍能以特殊雋永的形勢自成大山風範。其最具代表的山岳景觀,可以從秀姑坪方向觀得:長嶺廣闊的圓滑弧線連成一副憨厚平實的容貌,東北側有一片垂落千丈的流砂崩壁,從稜脊直瀉米亞桑溪源谷,在陽光的映射下,黑色的板岩碎礫與石英岩殘片,閃爍著光輝,晶瑩細膩。風起時,則流砂滾動如銀光洩下,是最美最獨特的地景。 ※關於八通關山: 八通關山的名字,源於居住在阿里山麓的鄒族語Pantounkua音譯而來,原意泛指玉山山塊一帶的地名總稱,玉山最早的山名就稱作「八通關」。清光緒元年,吳光亮總兵開鑿跨越玉山山脈與中央山脈的「中路」橫貫道路時,就將古道翻過玉山東側嶺脈處,稱之為「八同關」。日據時期,長野義虎循「中路」橫越中央山脈時,則以這個開闊的原野,左邊有玉山聳立,右邊環抱著群山,而北有險峻的斷崖,正是「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險隘,稱之為「八通關」,並寫道當年吳光亮開築道路時,曾在此地以木柱搭建出一個壯麗的關門,因而得名。隨後的大正8年(1919年),日人修築從東埔到樸石閣(玉里)的警備道路,並在清代「八同關」營盤址的上方,設立了規模宏大的八通關高階警官駐在所,也將這條橫斷道路稱為「八通關越道路」。至此,八通關即成為專有地名,指的是位於玉山山脈與中央山脈接壤處的草原埡口,也就是八通關駐在所位處的地方。 ※金門峒斷崖: 八通關鞍部的北側是一條通谷凹地,谷地的最上緣止於金門峒斷崖的頂端,根據地理學者的研判,這裡以前應該是一條溪谷,後來被陳有蘭溪向源襲奪,才會造成今日有谷無水的地形。根據測量結果,陳有蘭溪的谷頭與其上方的鞍部落差達580公尺,而荖濃溪谷與鞍部落差僅有180公尺,以陳有蘭溪向源侵蝕的能力,總有一天會蝕穿鞍部,襲奪荖濃溪的溪源。尤其是金門峒斷崖不斷地向上崩塌,首先就會波及2928公尺峰,等到向上侵蝕穿越北峰東支稜後,發源於主峰、北峰間的荖濃溪源,即會被陳有蘭溪襲奪,成為陳有蘭溪的最高源頭。聽說再過七、八千年,就可以實現。 八千年,好像還遠得很,但對地球45億年地史來說,卻僅是彈指之間而已。 #南二段 #大水窟山 #八通關古道西段 #八通關越道 #中央山脈 #上河文化 #南投信義鄉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

12/25/2023, 6:18:23 PM

2023.09.29 Day4 距離:9.2KM、總爬升/下降:+1189M/-597M、行程:8H36M 06:41 早安,南二第四天的早晨,依舊是個萬里無雲的好天氣。塔芬谷山屋因位處山坳處,破曉的日光還來不及照射進來而顯得鬱鬱悶悶的。雲峰小隊一行人簡單整理裝備後,旋即開始展開新一天的行程,今天要拜訪的是三尖之一同時也是讓鹿野忠雄先生相當惆悵(原以為是首登,最後發現不是)的「達芬尖山」,然後越過南大水窟山到達此趟旅程讓我最期盼的夢幻大水窟山屋。 寬稜地形,哪裡都像路。唯一不變的是 — 就是無止盡的陡上... 陡上的過程中遇到了逆走的雪西隊友 石頭哥,寒暄幾句後就是背道而馳。雖然路線全然的相反,但大家有著共同的信念就是一定要平安回家。山上的世界就是如此地簡單,是吧? 09:52 達芬尖山到了,又解鎖了一座台灣三尖。想到我跟93年前的鹿野忠雄先生站在同一個位置並且眺瞰新高山,就覺得興奮並且感動到不能自己。歷史的洪流總是可以互相牽引有著共同理想的人走上同一條道路,我想千百年來總有跨越時空的知己產生,就是如此吧。就跟日本四國的朝聖之路一樣–「同行兩人」,更何況我有一群好隊友。 You‘ll never walk alone. 15:16 上上下下越過數個假山頭,與跟north face無關的北面山登山口,距離念茲在茲的小紅屋(大水窟山屋)越來越近(根據R的說法是用來測試視力用的圖樣XD)。雲霧飄渺間,蜿蜒的中央山脈主稜若隱若現。而夢幻般的大水窟山屋也在大夥的眼前越來越近、逐漸清晰。這就是百年前清朝與日治時期共同交會的八通關古道的樞紐,沒想到有一天我也有能力走到這個經典的「御花畑」場景耽溺徜徉一番。 兀自在心中對於南湖圈谷、大水窟山屋與未來即將造訪的「馬布谷山屋」進行排名,突然覺得有點心虛汗顏,這幾年追求百岳山頭的俗氣,而使這些路線變得廉價且大多是擦身而過的匆匆 (雖然山是不該如此秤斤論兩。) ,多愁善感的情緒下也在心中暗自確信這些地方肯定會再次造訪的。更篤定的說是「不帶任何慾望而來,只想尋找心底的純粹。」 山屋內的兩支隊伍彼此分享帶上山的爽糧、交流著不同生活圈中的大小事。或許是今日一別後可能也沒甚麼機會再見,因此聊起來特別無負擔呢;而此時山屋外圍的水鹿有一搭沒一搭地在山野間唧唧喳喳,讓寂寥的中央山脈更添幾分歡愉的溫度,哦對了,今夜剛好是月圓之夜,哈我們在大水窟山屋度過一個可能絕無僅有的中秋佳節呢! 1. 關於達芬尖山: 為台灣高山三尖之一,中央山脈在此折成銳角。東腋為塔達芬溪源,兩岸皆為崩崖岩壁,東北起伏量小,東南起伏頗峭。山峰如雕刻尖刀。西有崖壁,北為峭坡,南稜稍緩,但岩脊斜峙如刃。以上是邢天正對達芬尖山的描述。 達芬尖山的山名由來,在日據時期即記載為尖山,源於從玉山主峰向東鳥瞰中央脊樑山脈時,南二段大水窟山以南的脊脈呈現低伏逶迤的走勢,完全臣服在高聳巍峨的玉山地壘之下,其間雖隆起數峰,但在第一高峰巍峨的威儀下,均顯得矮小了許多,正所謂「諸峰羅列似兒孫」。唯獨達芬尖山巧妙的運用奇異的造型,以指頭突聳朝天,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這個嬌小尖峭的裝扮,不僅博得「尖山」的美名,光復後,還入選為台灣高山「五嶽三尖」八大名山之一。後來岳界鑑於以「尖山」為名的山,在台灣各地均有發現,容易使人混淆,遂以東臨塔達芬溪畔的布農族部落群名稱「大分」為名,轉訛稱為「達芬尖山」。 ※最早的登山紀錄:  達芬尖山何時印上岳人足跡有兩種說法;沼井鐵太郎說:「於昭和5年(1930年)6月間,由屬於山林課的近藤盛雄一行組成的探險調查隊完成初登記錄」;鹿野忠雄在昭和6年8月從八通關越道路上的「南」駐在所獨攀尖山時,發現山頂的石標夾縫裡,留有近藤盛雄的名片,他們是在稍早的3月8日(1931年),因測量任務登上尖山。光復後的首登,則是由神戶大學來台登山的板本亨與篠原均兩人於民國52年3月19日率先登頂;民國53年5月15日隸屬於台北市登山會的謝金龍、楊海瑞、張凜、詹阿興與高銘爐等人,利用攀登秀姑巒山之便完成國人首登記錄。隨後在「五嶽三尖」登峰熱潮的推廣下,達芬尖山一躍成為岳人競相爭逐的山峰,登山客絡繹不絕。 2. 關於大水窟: 大水窟山是座寬博廣漠的大山,山的東南腳下有個雖名其為大水窟,但實為一泓小小的草原水塘。由於歷史因緣的際會,小水池成為了大歷史的舞台,關於大山的故事,就得從這個小水堀說起。 吳光亮開築的清代八通關古道,是史載漢民族深入中央山脈蠻荒野地的肇端,而位於脊樑上的大水窟池則是最早接受外來文化衝擊的輻射點。也許就在吳光亮統領的飛虎營弟兄中,或因觀測任務,或因探險興趣,早已遍登包括玉山之內的古道沿線諸峰。中路開拓完工後,清廷在大水窟池東側設有兵營駐守,目前還殘存明顯清晰的板築牆址營盤遺跡。 #南二段 #塔芬谷 #達芬尖山 #南大水窟山 #大水窟 #八通關越道 #中央山脈 #上河文化 #南投信義鄉 #花蓮卓溪鄉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

12/21/2023, 5:36:11 PM

2023.09.28 教師節。 Day3 距離:8.1KM、總爬升/下降:+660M/-987M、行程:8H33M 0614 早安、轆轆谷。拉開厚重的山屋大門,陽光灑在平緩的谷地內、我們踏在尚未被蒸乾露水的草地上。伸了伸臂膀然後往右後方的峰巒望去,雲帶如一縷薄紗輕輕掠過山頭。此情此景,美的無可名狀。只能說真不可小覷古代人的智慧,轆轆山名(註1.)當之無愧。 各自熱身、整裝後彎著背,背包上肩、爬坡負重前行、平緩處休憩欣賞風景、累的時候停下腳步然後再俯身放下背包坐著吃著點心。簡單又規律的動作,相得益彰的速度。時間慢慢地隨著越過中央山脈的風、翻過玉山群峰的雲走了很遠很遠。 1412 偌大靜謐的塔芬池(註2.),如果可以很想在這邊待上半天煮杯茶、發著呆享受秋季午後時光的美好;無線電傳來另外一隊與文辰大哥風趣的對話,忽遠忽近又似亦步亦趨。於是我們兩隊也約好使用同個頻率互相照應,大部分的山友就是這樣熱情與無私,是吧? 1500-1635 從東埔方向遠遠傳來的雷聲轟轟作響,周圍的雲霧也慢慢覆蓋在塔芬山麓(註3.)。「是不是玩過頭、玩太爽了?行程往後延遞最終將自食惡果ㄌㄇ。」 — 我心裡暗暗的在想卻沒說什麼就默默地收起相機、穿上風雨衣踽踽而行。所幸擔心的對流雨並沒有落下來,但也讓我們見識到何謂中央山脈的「重裝高鐵列車」,高速穿梭在箭竹叢內,過站不停直奔今日終點站「塔芬谷山屋」。 註1.「轆轆」山山名由來,林文安先生在《花蓮縣志》稿中尋得公諸於岳界之前,並無統一確定的名稱。王雲卿在《台灣山岳一覽表》中記載為「馬江之子山」,東埔原住民則稱為「塔灣塔彎」,或是「塔芬塔芬」,原意是「水蒸氣很多」的意思。在楊南郡的《玉山國家公園八通關古道》調查研究報告中指出:「轆轆」原名「拉庫拉庫」(布農族溫泉之意),以附近多溫泉,故名。越嶺道完工後,縮短其音為「拉古拉」,出琉璜質溫泉。由此推測,轆轆山之名應該是取其東鄰闊闊斯溪畔的拉古拉社做為山名,稱為「轆轆山」。 ※轆轆山最早登山紀錄: 從尖山以南到轆轆山這段最荒最遠的區域,則遲至昭和12年(1937年),才由平澤龜一郎率領吉井隆成等6人,完成初次的縱走記錄。民國53年5月,邢天正與東埔原住民全朝琴在「中央山脈北回歸線以南20天大縱走」活動時,因不知轆轆山的山名,在行經此地時又因雲霧籠罩,看不見主峰,只踏上轆轆山東峰即往南前行。直到隔年(54年)的10月1日,邢天正與丁同三、林錫鯨以及利稻村原住民胡發章、邱阿忠等一行5人,捲土重來,反向縱走達芬尖山,才完成轆轆山的光復後業餘首登記錄。那時候由於遍查不到這座山的真正山名,即以發源於此山東側的闊闊斯溪為名,稱為「闊闊斯山」。民國58年2月,林文安與蔡景璋、林天祥、蔡信行,以及原住民伍萬生、全朝琴、司樂、柯清順共8人,從尖山縱走雲峰,他們在轆轆山東峰時也是雲霧迷漫,正想放棄主峰時,恰巧尋得繞過主、東峰之間斷崖的小徑,順利登頂主峰,轆轆山之名才得以傳揚開來。 註2.「塔芬池」在地形學上,由於塔芬山南稜似屬於最高隆起準平原面的殘存地形面,呈東西長條橫向開展,在這緩平的階地上,有兩個草原凹地,雨季時各有一泓清澈的池水;靠東較高的淺窪較小,靠西較低的窪地,面積較大,池水非大旱不涸,這就是岳界習稱的「塔芬池」。水池四周蒼松環繞,波光日影,尤其靜觀池面,松姿倒映,若襯以藍天碧空,一幅空靈超俗的唯美景致,令人心曠神怡,倦懶全消。其外型如明亮的眼眸。那由於池水深淺與池底土壤顏色,形成如同眼珠與眼白分明的兩圈同心圓造型,唯妙唯肖,像極了高山大地的眼睛,守護監視著過往子民與流逝的雲和月。 註3.「塔芬」山山名由來,源於此山東稜尾端的大分部落。「大分」是布農語,意思為「水蒸氣」,形容溪谷中溫泉冒出的水氣。「大分」音譯可為「塔芬」、「達芬」,或是以台語發音譯為「打訓」,所以塔芬山又可稱為達芬山或是塔分山,而打訓山則被冠在塔芬山正東支稜端的2204公尺峰上,不作塔芬山的別稱。 #南二段 #轆轆谷 #轆轆山 #塔芬池 #塔芬山 #達芬山 #中央山脈 #上河文化 #高雄桃源區 #花蓮卓溪鄉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

12/3/2023, 6:49:05 AM

I am a bit tired of posting day-to-day B&W Toronto. I will find some street photos I took while I was traveling. Here is one I took in Winchester, south of England. . . #street #streetsnap #life_is_street #fromstreetwithlove #streetfinder #streetclassics #streetphotography #streetphotographyinternational #streetshared #everybodystreet #streetleaks #streetphotomag #urbanphotography #masteringstreetphotography #streetphotographerscommunity #timeless_streets #sonyalphaclub #sonyalpha7 #sonya7iii #24105f4g #colorphotography #streetphoto_color

11/16/2023, 10:49:43 PM

2023.09.27 Day2 距離:14.84KM、總爬升/下降:+1355M/-1090M、行程:15H28M 這篇算是紀錄也算是檢討,事過一個多月整理當下的情況並儘可能理性描述當時狀況。隊友可以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儘可能提供協助,但登山安全始終是自己的責任。 0547 一早起來,天氣不如預期。中秋前夕的第一道鋒面襲來導致整個拉庫音溪流域變得濕濕冷冷的。一開始我們就要整裝爬升700M緩緩推向南雙頭山的稜線。但隊伍的狀況接二連三地出現,隊友A沒帶雨褲造成核心溫度被帶走微失溫;K則是受到山屋另外一隊早起開拔的節奏影響而沒有睡好。霧雨之下能見度不到50米的情況,只能緩緩推進。心裡其實很多plan閃過(該如何拆隊、如何撤退),一方面告訴K可以停下來喘氣休息但不能休太久避免身體溫度被帶走直到我們找到避風處再說。3200M微弱的手機訊號出現查了 windy資料得知08:00後鋒面會逐漸過去,霧雨可能會停。如果狀況沒有好轉就要拆AB隊,帶K先撤退回山屋休息。 0843 草原地形但東北季風仍不停地吹,我的背也開始覺得變冷了。南雙頭山就快到了...山頭上光景不斷變化,從十尺不見隊友到雲破天光來。嚴重失溫的狀況下自己身體是不會發熱的,隊友先提供兩張救難毯給微失溫A使用,一方面煮熱水提供給A休息時進行溫度的恢復;另一方面詢問K身體的狀況(K表示沒有頭痛、不會想吐也沒有乾咳的狀況,但只是沒食慾。)推測不是高山症與肺水腫。這時候一定要先拿好吞嚥好入口的行動糧,多少吃一點恢復一點體力。可以慢慢走那我們就趁著天氣轉好慢慢往前推(也沒有迫切下降海拔的需求)。 1156 雲峰三叉營地 休整一下,K表示自己不上雲峰待休息一下後會自己慢慢前往轆轆谷山屋。先前也確認後續路況沒有什麼危險地形且上去攀登雲峰的大哥也會走在我們之前,因此請求K全程打開無線電並定時進行對話做位置確認。 故拆成AB兩隊而行(此時沒有更近一步確認A的體能狀況,在雲峰回程往山屋出現隊友體力不足而嚴重延遲摸黑的狀況。這邊是一個可能會發生致命的錯誤。) 1408 山體巍峨渾厚的雲峰擁有360度展望,時間偏晚了山頂只有我們四個,說實話雲峰真的不難走也沒有想像中的久。唯一比較難的是山頂有訊號良好的4G困難地形... 1610-2115 雲峰三叉路口往轆轆谷山屋,隊友A開始出現呼吸窘促且腳步漸漸變慢。詢問後沒有高山反應的徵兆,我的判斷是行程拖得太久而導致超出自己能力所及出現脱力的現象(既定規劃約3小時要走到山屋,延遲出發得情況下應該正常約1930前也會到。)小隊其餘3人將其背包內的重量分攤背負後,改安排隊友A在第二位的位置緩步前進。 「過兩天,就是中秋。也因摸黑前進,難得在轆轆山南峰的稜線上看到接近滿月的風景呀。」可能民國54年10月1日光復後首登轆轆山的四大天王刑天正與丁同三前輩一行人也有看過這番光景吧!? 感謝山屋內的文辰大哥幫忙燒熱水、另外一隊的山友能包容我們超過就寢時間還在山屋內交談處理事情、謝謝先行前往山屋的K能在晚間超過2100的時間還戴上頭燈回頭幫忙。這次真的是運氣好、天氣幫忙才會有好的結果。否則一點一滴的錯誤累積起來,後續的結果不敢想像。 落落長打了這麼多,結論就是: 1. 身為領隊的我,該下決定或是勸退的時候要明快,猶豫不決會造成不能想像的後果。 2. 不管有什麼原因,防雨裝備一定要帶。別小看高山風雨,就算霧雨也是可以導致失溫,讓你被一波帶走。 3. 登山尤其過夜行程,自己就寢跟起床的節奏要能掌握好。適度良好的休息才能儲蓄隔日繼續行進的能量。 4. 登山前對於路線困難度、行程時間長短的理解與閱讀要有。嚴重的delay 之中一定有原因,該退則退、量力而為。 5. 社群媒體的highlights 美麗的照片與文字背後往往隱藏辛苦與風險,這是現代社會的趨勢但自己還是要有判別的能力。 圖1: 南雙頭山稜線草原與向陽山塊 圖2: 起登前風雨飄搖拉庫音溪山屋 圖3: 下切南雲鞍部 圖4: 南雲鞍部大看天池營地H3150M 圖5: 玉山抱莖籟蕭 圖6: 雲峰登山口前小地形 圖7: 雲峰下三叉營地 圖8: 雲峰H3564M 圖9: 🙍🏼‍♀️:肥哥交出你的食物 圖10: 雲峰東峰下往轆轆谷 #南二段 #南雙頭山 #雲峰 #中央山脈 #上河文化 #高雄桃源區 #花蓮卓溪鄉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

11/5/2023, 1:31:43 PM

2023.09.26 Day1 距離:17.62KM、總爬升/下降:+1633M/-1261M、行程:11H55M 星期二 這是個貨真價實的好天氣,一行五人在飽經杜蘇芮、海葵颱風相繼摧殘的南橫公路東段上,搭著福斯廂型車漫漫駛向此次行程的起點 – 向陽。 由一張過曝的照片開始,大概就是老天爺與山神的「明示」,這趟六天會是個艷陽高照的好日子。喜歡隊伍行進間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接話、喜歡上坡時專注跨步的氣喘吁吁、喜歡一人走在寂靜山徑腳踩乾燥松針的冷冽觸感、更喜歡一群人在登上稜線恣意停下腳步,觀賞山頭風光並發出最真摯的嘆息聲。 金風送爽、雲海相伴, 即使這次路過嘉明湖而不入似乎也沒有這麼遺憾。 因為我知道天使的眼淚總會佇立在此。 下次前來時,燦爛的妳依舊會熱切殷勤地招呼著。 並指引我們該去的方向。 圖1: 中秋節去雲峰走走小隊 at 向陽登山口 圖2: 嘉明湖國家步道 圖3: 早田氏香葉草 圖4: 向陽大崩壁後看雲峰 圖5: 向陽山 圖6: 夫妻樹 圖7: 三叉山 圖8: 三叉山下停機坪 圖9: 雲瀑中的新康山列 圖10: 南二新康岔後下切拉庫音溪 ---------------------------------- 關於「向陽山」: 向陽山稱紅葉山,係由布農語「Koyo」音譯而來。利稻村的原住民稱向陽山為「Ragostaura」(蘭烏斯滔臘),傳說「斯滔臘」是利稻村的獵人,「蘭烏」是布農語「啞吧」的意思。這位啞吧獵人,在一個冬雪的日子上山打獵,卻不幸凍死在向陽山,村人為紀念這位勤勞的啞吧獵人,即以他的名字做為向陽山的山名。日據時期的昭和5年(1930年)4月,吉井隆成一行的探險調查隊,從新康山縱走三叉山到向陽山完成業餘初登。當時他們戒慎恐懼地登上這座身處玉穗社視線內的山頭,因唯恐引起拉荷阿雷一族襲擊,即匆忙回頭,從布拉克桑山方向下山。在吉井隆成登頂的同一天稍晚,日人鷲頭武一行,也從開鑿中的關山越嶺道路,自台東霧鹿開爬,完成登頂。 民國54年8月14日,林文安、蔡景璋、簡進添、李敏雄、李敏政自清水溪縱走新康山、向陽山,完成光復後業餘首登。 關於「三叉山」: 三叉山,布農族原住民稱為「哈陰沙山」或是「霞雲沙山」,都是從布農語「Hainsaran」、「Hainsaja」音譯,再輾轉簡化得來。至於是否與三叉山有關,不得而知。若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這座嶺脊龐大的山,三叉山整座基盤,北起拉庫音溪源頭的最低鞍部,西南到向陽山北峰的東鞍,東方則遠至連理山西峰的西鞍。在這個範圍內,嶺脊上稜脈紛歧,除中央山脈主脊曲折扭轉外,東伸出新康山列,以及南延的布拉克桑山支稜;在地形恰可解釋「三叉山」的字意。在行政區劃分上,三叉山也是高雄縣桃源鄉、台東縣海端鄉與花蓮縣卓溪鄉,三個縣三個鄉的分界點。 日據時期昭和5年(1930年)4月,吉井隆成一行的探險調查隊,由雲峰方向越過拉庫音溪源流,首登三叉山,即發現在三叉山的東面,海拔3300公尺的寬廣草原中,有一個周長400公尺的高山水池,當時稱之為「三叉池」,亦即現在的嘉明湖。 #南二段 #向陽山 #三叉山 #嘉明湖國家步道 #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 #中央山脈 #台灣 #上河文化 #台東海端鄉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

10/27/2023, 3:18:39 PM

#秋桜 #コスモス #秋 #autumn #α7c #α7cⅱ欲しい #24105f4g

10/22/2023, 12:20:29 PM

. . . 北海道旅行 夜はすすきのへ🌉 . 一回やってみたかったパンニングショットをやってみた🚗 初めてにしては上出来👏 . . . #α7ⅳ #ソニーカメラ #ソニー #24105f4g #sel24105g #パンニングショット #パンショット #流し撮り

10/9/2023, 7:23:48 AM

20230228 干卓萬橫斷Day4 2899鞍部營地C3 →卓社山→栗栖溪 里程: 9.77km、總爬升/下降:+127M/-2190M、時間(含休息): 5時9分 06:35 又是個晴空無雲的早晨,打開外帳的那一剎。昨晚擠滿整個營地的人潮顯然已經收拾完畢下山去了。依舊是零星的帳篷兩三頂仍享受高山上最後的寧靜而不肯離去。這是228連假的尾聲,也是我們要下山的日子。 07:02 今天的路就是簡單而暴力。瘋狂下切近約2200M就是了...啟程沒多久,我們又遇到前兩天相伴左右的親子登山組(爸媽帶著女兒一起來走干卓萬),於是我們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著搭配三步併作兩步的步伐在鐵杉林間穿梭。不一會兒就看到昔日下切48K紅磚屋的卓社山H2654M的叉路口。 07:30 卓社山前斜射的陽光驟然穿進林間,頓時萬丈光芒。然後又遇到了將來會一起爬山或是討論行程的夥伴們。 松針林地的支字坡,想測試一下野跑鞋的能耐... 重裝跑跑看好了!? Ray : 你們走前面,我跟在你們後面就好。 原以為會漸行漸遠,沒想到Ray 真的厲害。 在我大汗淋漓核心溫度快要run away的時候,他還穩穩地配速走在後面 (實在是壓力山大)。 08:42 武界林道造林大鐵牌。 用無線電連絡了一下K,這麼早下山還不是要等接駁司機,於是決定在這邊大休,順便好好看看那個香火鼎盛的造林史蹟,最後在這邊跟Ray分道。 09:00-11:40 K跟上後,加入了新朋友Carrie與Remmy,不趕時間的回程搭配各種山下的話題,下切的時間就這樣「咻」的一聲,快速流逝。 六眷村嗎? 這傳說中的好味道,下山到現在已經過了半年多,還是沒有機會去試試看呢... 栗栖溪汨汨而下的溪水沁涼,不若興水期般的暗藏洶湧。 簡單洗淨身上的汗水,互道了一聲珍重與回家小心。 我們在干卓萬橫斷的四日故事結束了。 而屬於我的山行故事,如抬頭仰望的中央山脈稜線; 如低頭俯瞰不停歇的流水,將會持續下去。 ---------------------------------- 關於武界林道: 武界林道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屬濁水溪流域集水區範圍,為濁水溪事業區的重要作業幹道,過去開設總長度達60餘公里,原有路線一部分被規劃為投71縣道,連接南投埔里鎮至武界村,2006年台電開鑿卓社隧道後重要性大為降低。武界林道跨過栗栖溪的後段為攀登卓社大山登山路線,曾經是進出干卓萬山區最重要的孔道,目前由萬大林道取代其部分登山路線功能。武界林道鄰近有台電武界壩、新武界引水隧道及栗栖攔水壩、栗栖溪引水道等重要水利設施;目前起點位於濁水溪上游栗栖溪左岸,仁愛鄉法治村投71鄉道與武安路口處,設立有0K里程牌,全線可車行,大約至6.0K里程牌髮夾彎為止,即為目前林道終點。 #干卓萬橫斷 #卓社山 #武界林道 #栗栖溪 #台灣 #上河文化 #南投仁愛鄉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

10/8/2023, 2:49:45 PM

綺麗な紫?ピンク?のお花。 名前はわかりませんが、わかる人います? #α6600で撮影 #24105g #24105f4g #α7cii予約した #花撮影 #ファインダー越しの私の世界 #ミラーレス #ミラーレス一眼

9/14/2023, 1:56:51 PM

20230227 干卓萬橫斷Day3 牧山池C2→卓社大山東峰→十八連峰→卓社大山→2899鞍部營地C3 里程: 9.23km、總爬升/下降:+900M/-1222M、時間(含休息): 10時16分 06:35 朝陽旭日東昇,牧山池因昨晚近0度的氣溫產生凍拔,池邊與谷地的帳篷數早已不若昨晚的遍地開花,僅餘兩三頂。這是行程晚一天,今早要先去攀登火山的山友遺留下來的。而為了避開大部隊排隊塞車在十八連峰的地形,我們依舊選擇睡到飽,成為最後一兩組出發的隊伍... 07:34 下切卓社東峰前最低鞍經過一片因清晨的輻射冷卻效應如灑滿糖霜似的短箭竹草地加上煦煦陽光使人發懶...想要放下裝備,回籠覺再睡一波...恩...好不想前進。但看到前面約1km要爬升300m的高牆,說甚麼也得走。花了30分鐘攀上東峰岔路,此時也看到出發前的三叉峰山頭有一台直升機再盤旋,不好的預感頓時浮上心頭。 09:10-13:28 最不想遇到塞車過連峰的劇本,還是遇到了...好熱、好曬、好多人、地形好多好好玩!此外飲水量須做好控制,爬升速度也需要精確計算避免核心溫度過高而更加想喝水...不得不說大太陽下爬山,輕量化雨傘真的是個好物,下次在植披不密的稜線草原上一定要再多多利用! 最後攀上卓社大山草坡附近時,回首劍峰高懸的來時路,第二台直升機又再嘗試吊掛作業。又發生了令人遺憾的山難事件... 15:50-16:56 下切2899鞍部的路線不難,一開始的崩壁需拉開隊伍的距離避免落石掉落而砸中隊友即可。接下來來回穿梭倒塌鐵杉與枯萎的箭竹林中,隨著海拔越降越低,離回家的路也越來越近了。還在惆悵與思考明日路線步程的時候,2899鞍部C3就到了。但不意外的是依舊人滿為患...下次會盡量連假避開沒有人數負載管制的路線lol ※關於「卓社大山」 干卓萬山群最高峰,啣馬蹄形山稜與干卓萬山互為犄角,遙相對峙。崔巍峭聳,氣概恢宏的山容。傲立於干卓萬山群的西南邊隅,形勢孤絕。日據時期即為名山,今則為岳界公認難纏的山峰之一。 從地形圖上來看,以卓社大山為中心,輻射發展形成的龐大山體,即佔據了干卓萬山塊的南側半部。最高處則突出於整個山塊的西南緣,四周均被深邃峻刻的溪源陡壁環抱,但見卓社大山孤峰卓立,傲骨嶙峋,形勢非常險惡。在日據時期即為響叮噹的名山,所以,早期概以「卓社山塊」稱呼干卓萬群峰,或稱為「卓社山群」。 ※最早的登山探險與首登記錄 卓社大山的最早登山史,是在大正11年(1922年)3月,由山林課技手山下新治氏進行濁水溪上游森林治水調查時所締造。著名的博物學家鹿野忠雄也曾於昭和3年(1928年)7月下旬,從埔里過坑(今仁愛鄉中正村)啟程,循卓社大山的西北稜來到卓社大山從事動、植物的採集與人文探險活動,並於7月25日攀上絕頂,完成了他長年的夢想。在鹿野忠雄所著的《山、雲與蕃人》書中,有著詳細的記錄與深情的描述,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翻閱詳讀一番。這本早期台灣高山文學的經典巨著已由岳界耆老楊南郡翻譯註釋發行。 光復後,林文安曾經在民國50年到52年間,三次造訪卓社大山,前兩次均因天氣不良鎩羽而歸,第三次改循鹿野忠雄的路線,從過坑沿舊「過坑越古道」翻過大尖山北稜抵達濁水溪畔宿營,第二天沿著卓社山(2654公尺,三等5980號三角點)西稜再轉北伸出的1559公尺峰稜線上攀。第三天(10月27日)經卓社山後奮力上爬,才於下午4點攀抵峰頂,完成了光復後卓社大山的首登記錄。是夜,他們紮營於三角點旁,渡過了一個缺水的夜晚,林文安記錄上寫道:「辛辛苦苦帶上來的飲水,因山胞急病遭受額外開支,又被山胞暗地揩油不少,所剩下無幾,此地又無滴水,的確是件苦惱的事,但大家均保持閑情逸致,在山巔餐風賞月而自命不凡。」 #干卓萬橫斷 #卓社大山東峰 #干卓萬十八連峰 #卓社大山 #台灣 #上河文化 #南投仁愛鄉 #Kanopan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FujifilmTiaraZoom #fujifilmsuperiapremium400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

9/13/2023, 3:18:48 PM

Flashback to 20230226 11:43 在牧山池搭好帳篷後發呆了好一陣子,終於甘願出發去火山了。此時大陸冷氣團逐漸退去,牧山頂上的雲霧逐漸消散...前途的路還是迢迢。 11:55 輕裝可以3分鐘登頂牧山。牧山池營地,真不愧是山頂與水岸第一排的好營地。往火山的路前半段幾乎為腰繞沿途會路過牧山東峰腰間,本來想說待攀登完火山後再循碎石坡上去看看...殊不知這個等待竟成了遺憾。 12:54 依舊再前往火山的路上,上下數個小山頭後。路徑的右邊是卡社溪不斷向源傾蝕的複塌地形,不刻意找死應不至於有危險但還是盡量靠左一點比較保險。 13:41 終於登頂「火山」,剛好花費100分鐘。氣喘吁吁的人終於可以開心地露出微笑。成為名符其實的「火山笑子」。此刻大部分的山友都已逐漸回程(這就是睡到自然醒晚出發的好處?不用在三角點人擠人等拍照...),往草山摩即、卡社大山稜線是一片雲深不知處;回首來時路卻清晰可見...只有親自走上來然後坐著靜靜地享受天地間所演繹的千變萬化。所以你怎能不愛爬山呢? 16:00 火山大休近50分鐘,回到牧山則為101分鐘。怎麼去就怎麼回。付出多少努力與享受多少歡愉,在山上永遠是公平的。山不會騙人,自己的體能也不會。 ※關於「牧山」:  牧山的山名由來,源於王雲卿編著的《台灣山岳一覽表》中的記載。在此之前,這座擁有基點的山峰原稱「南干卓萬山」,但就此山與干卓萬山的關係位置而論,似乎要以邢天正在《台灣高山明細表》中別稱為「干卓萬山東南峰」,較為合理。時至今日,牧山已是大家熟悉的百岳山名,以景觀而言,這裡遍舖淺竹,無大樹,亦無大石,看起來就像座廣大的牧場,「牧山」之名也蠻貼切的。而邢天正別稱的「干卓萬山東南峰」,則被後來的岳友冠在牧山東北方的3135公尺峰上,成為另一座三千公尺級高山的名字。 民國52年10月下旬,林文安、蔡景璋、陳榮鈞、李敏雄與櫻社原住民三人,從埔里過坑啟程,在順利完成卓社大山的首登任務後。於10月29日在風雨中來到三叉峰草原。林文安寫道:「通過鞍部復往上爬,又是一片如茵的廣大草原,9時20分攀上啣接萬東山的稜線,有三千二百公尺的高峰並肩聳立,山稜廣闊、草短,好似一大運動場,本擬順道登南干卓萬山,3239M,惟此時雨大風大,登峰的興趣為之大減,遂放棄這個機會,往干卓萬山續進,但未幾這寬大的稜線即告中斷,找不出去路,雖在此徘徊數小時之久,仍無法解決問題,被迫於中午就地紮營。」 眼看他們一行即將要錯過南干卓萬山(牧山)的光復後首登記錄,但在隔日(1月30日)一早,林文安一行卻因為找不到出路,便折回三岔峰想要確定現在位置,記錄寫著:「為打開僵局,再度折回擬攀上有基石的山頭南干卓萬山,3239M,目的是為明瞭『現在位置』,結果找到了一顆三等NO.5969三角點,也走遍了每個角落,然在這雲雨裡,想找出去路,像似海裡撈針,但以天上飛雲觀之,似有轉晴的希望,遂匆返露營地拔營待機進發。」 就此「牧山」就在無意間,印上了光復後岳人的第一個足跡。 ※關於「火山」: 因萬東山西峰的山名,讓人容易產生誤解,所以登山人遂以其別名「火山」代替,而成為岳界朗朗上口的山名,原稱反而逐漸被岳人遺忘。對於「火山」的名稱,邢天正也有疑問,他說:「火山頂上連拳大的石塊都沒有,而且明明是一般由沈積岩(水成岩)褶曲而成的山脈,原稱萬東山西峰,為什麼叫做火山,不知者還以為那是像大屯山等由火山噴發而成的呢?」 從實際地形觀察,火山之名,或許是由於山頂多為赭褐色的板岩碎礫風化成的礫土構成,看起來好像是被火繞紅了一樣,故名。在台灣高山世界裡,位於雪山山脈的火石山,也是因山頂出露褐色的砂岩與近黑色的頁岩互層,好像經歷了一場大火後,被燒焦的山頭,因而得名。 以地理位置來論,火山這條稜脈,是干卓萬群峰唯一與中央山脈主脊相連的支脈,也是萬大南溪與卡社溪的分水嶺;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則是南投縣仁愛鄉與信義鄉的天然界線。在人文活動歷史上,這條稜脈也是泰雅族賽德克亞族萬大群與北布農族,兩個不同部族的獵區的南北分界線。 ※「干卓萬山塊」最後完成首登的山峰: 在早年登山風氣萌芽期,擁有盛名的卓社大山與干卓萬山,才是岳人走訪的焦點名山。因此,早在民國51年元旦、52年10月時,干卓萬山、卓社大山與牧山等,都相繼印上了岳人的足跡,唯獨火山因偏離縱走路線,遲遲未有岳人來訪。直到四年後的民國56年10月,才有邢天正與原住民田進達,從七彩湖翻山越嶺前來,並於第4天(10月14日)午后3點,攀爬過陡峭的東稜,完成火山的光復後首登記錄。 最後,引述陳世空先生在《台灣的高山》一書中,對火山的登頂記載,回味一下這座岳人普遍不太熟悉的百岳名山。 「火山(萬東山西峰)是夠氣派的,和它的本家(萬東山)以至遠方的中央山脈的草山一帶相比,高出四、五百公尺,矗影流空,高曠宏邃,倚雲映日,錯落有緻,東西兩鞍低垂,益顯偉峻拔峭之勢,令人渾忘攀陟的辛苦。」 #干卓萬橫斷 #牧山 #牧山池 #火山 #萬東山西峰 #台灣 #上河文化 #南投仁愛鄉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FujifilmTiaraZoom #fujifilmsuperiapremium400 #山岳写真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7/26/2023, 3:47:45 PM

Vài cháu GM hợp ví cho ae tất cả đều fullbox long lanh #70200gm 3x #2470gm 2x #24105f4G 1x #24gm

7/25/2023, 6:39:00 AM

2022.12 #horseshoesbend #az #arizona #馬蹄灣 #sonya7iv #24105f4g

7/1/2023, 4:53:34 PM

20230226 干卓萬橫斷Day2 乳型東鞍營地C1→干卓萬山→牧山池→牧山→火山→牧山池C2 里程: 11.1km、總爬升/下降:+1147M/-951M、時間(含休息): 10時26分 06:30 不知道是不是昨晚拍水鹿拍到太晚,起床時太陽已逐漸爬上稜線,整個乳型東鞍只剩我們這帳還在摸。頂著冷氣團的寒風在海拔近3000的鐵杉林裡穿梭...第一次爬山爬到手腳凍到快沒有知覺。怎樣就是熱不太起來,只好加快腳步往上爬,肢體併用的製造體溫盡可能讓自己回到舒適的樣子。 07:25 干卓萬山 看著排隊等拍照的人龍。心裡暗喜還好起得晚,不用摸黑頂著0度低溫在山頂尻風等日出拍照... 08:05 背包上肩,開始往今日的重頭戲「干斷」走去。紀錄寫的驚險但實際走來其實相當踏實好走。前半段都沒甚麼塞一路順暢到第三斷崖前就開始排隊了... 09:20開始塞了約30分鐘,好冷。只能龜在一棵長在斷崖邊的圓柏避風等前進。 09:56 紀錄上落差很大的第三段倒木斷崖,左手撐右腳一蹬就上去了。精彩的干斷就這樣結束,留下一點點的惆悵 (私心好想多玩一點這種地形!) 10:20 三叉峰、10:33 牧山池。冷氣團似乎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悄悄離去,霧氣壟罩的三千公尺,天際逐步綻放一片蔚藍。 關於「干卓萬山」: 山名由來,源於此山臨近布農族干卓萬群的祖居地(今曲冰,即萬豐部落)而得名,布農語稱作Kantoban。但從早期的登山記錄發現,干卓萬山一帶,係屬於居住於萬大部落的泰雅族澤敖利亞族(Tseole)萬大群原住民的獵區。干卓萬山是一座淺竹稀疏的草原峰頭,有二等1460號三角點,山頂展望開朗無涯:北望雪山山脈諸峰捃集成一個巍峨的地壘山塊,屏障北天;東方隔著向北流的萬大南溪源頭河谷,可瀏覽能高山群秀麗的巒頭和中央山脈北段偉岸崇高的脊樑巨壘;向南則是一脈嶢崎嵁巖的卓社大山拱列前衛,還有窵遠的玉山山塊,亦出露於蒼茫的天際之上。 早年首登紀錄: 民國51年的元旦假期,謝永河、蔡景璋、林文安、李明輝、何張明儀、李敏雄、李正雄與黃澄波等8人組成的「干卓萬山‧萬大山」攀登隊伍,因不了解獵區隸屬關係,遂在霧社雇請了6名櫻社(今春陽)原住民為嚮導與揹夫,從萬大社起攀,沿途經過卡哈爾山(富嶺山)、大同山(三來稜山),才於第4天(1月3日)的10時20分,登上干卓萬山頂。本欲繼續往卓社大山前進,但因天候不佳,吹起寒風、下起冰雨,隨行的原住民都躲在樹林裡,畏縮不前,只得放棄計劃。 謝永河這麼寫道:「干卓萬山與卓社大山,兩山背稜成為馬蹄型稜線,雙邊雪崖深削,稜上尖銳狹窄,偏巧寒風冰雨齊來。我們剛抵背稜中途,回看山胞躲在樹林裡,畏縮不前,老蔡回去勸他們前進,老林也好言如對孩子說一般,始終無濟於事,我們不得不在此懸崖勒馬,同意向後轉時,再三再四以淚眼仰望灰雲中的卓社大山雪景。」本來,如循原路返回,頂多兩天就返抵霧社,但隨行的原住民卻說有捷徑可以下山,不料這一去,竟又花了他們三天的時間,才於1月6日19點天黑後走到萬大部落。他們從出發到返回台北,共計花了9天的時間,才完成了干卓萬山的光復後首登任務,真是遙遠的山啊! #干卓萬橫斷 #干卓萬山 #干卓萬斷崖 #牧山池 #台灣 #上河文化 #南投仁愛鄉 #Kantoban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5/31/2023, 3:21:04 PM

左邊萬大南溪,右邊栗栖溪。而我們正走在中間破碎的稜脈上。雲霧飄渺、千變萬化。 #干卓萬橫斷 #干卓萬斷崖 #台灣 #上河文化 #南投仁愛鄉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5/31/2023, 2:23:52 PM

▸ ▸ ▸ 最近覺得自己拍的照片特別黃 灰灰暗暗沒有細節 懷疑過24-105g鏡頭的發色, 自我懷疑修圖能力,但總是電腦上看ok傳到手機就很不滿意 甚至氣到想把A74賣掉換成Fujifilm 這幾個月都不愛拍照、不喜發照片 But 終於在最近抓到 兇!手! 竟然是抗藍光的螢幕保護貼造成的色偏! 錯怪Sony了我很抱歉 終於可以安心發雪地照片 #請推薦我不色偏的螢幕保護貼🥹 如果你覺得這些照片特黃 那你保護貼可能也有色偏(不負責任造謠 #sony #yosemite #sonya74 #24105f4g

5/8/2023, 4:19:28 PM

2023.02.25 干卓萬橫斷Day1 萬大林道工寮→乳型東鞍營地C1 爬山怎麼可能不辛苦!?但在痛苦與疲憊之後,可以找到一點點平日因工作忙得頭暈腦脹不知自己在幹嘛的清晰感以及沒有無負擔地大口呼吸的純粹,享受攀上稜線的酣暢淋漓。 It's enough. ※乳型東鞍下活水源,因連月不雨而造成活水枯竭。本來想探探水源之際順找鹿角的。雖然沒有看到半根,但乾溝兩側造型獨特的巨巨鐵杉也算得上是另類給予願意下切一訪山友的禮物吧。 #干卓萬橫斷 #萬大林道 #十粒溪 #乳型東鞍營地 #鐵杉 #台灣 #上河文化 #南投仁愛鄉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5/7/2023, 1:32:25 PM

2023.02.25 干卓萬橫斷Day1 萬大林道工寮→乳型東鞍營地C1 里程: 9.3km、總爬升/下降:+1513M/-246M、時間(含休息): 6時50分 「萬大林道」曾經是濁水溪事業區10林班的主要幹道為標售林班時所附帶修築而成。連結霧社至萬大地區 ,原開設長度為32.5KM。跟全台各地大部分的林道一樣,因伐木業的沒落而廢棄,逐漸回歸自然。現行此林道僅被登山客與當地獵人、農民所使用著,為攀登干卓萬山塊與前往丹野農場的一條道路。 行前查了許多資料,大部分都說此林道難走多坍方。干卓萬行程的第一天大多無景且無趣。不過實際走起來,個人還蠻喜歡這種蓊鬱且靜謐的森林地景。也許是冬季限定?濕滑難走的印象被乾燥清爽的松針土徑取而代之。從工寮→環形營地→萬大神木→十粒溪(冬季最後水源),調整鼻息與步伐之間,不用四個小時的時間即可抵達。 ------------------ 根據上河文化的整理,攀登干卓萬群峰的行程安排,大致可分下列三種不同的縱走型式: 1.往返輻射型:以萬大林道與三叉營地為軸點,從萬大林道十林班的登山口入山,經干卓萬大山到三叉營地,再輕裝輻射狀往返牧山、火山與卓社大山。優點是可以自行開車,登山路徑較明顯,行程容易掌握;缺點是要走回頭路,以及從三叉營地往返卓社大山步程過長。(下武界路線不明前的輕裝36連峰走法XD) 2.環形縱走:三叉營地前段步程同輻射型,後段卓社大山則是揹重裝縱走,再從卓社大山西北稜鞍部切下武界林道,循廢棄林道經栗栖溪抵武界。優點是不用走來回路,總步程較短;缺點是全程需重裝攀行、下山路途漫長。 (目前主要走法) 3.縱貫穿越型:從丹大林道四林班工寮循雙子山稜線上攀,在卓社東峰輕裝往返卓社大山,再依輻射型縱走法下山。優點同環型縱走,而且登山口海拔較高(近2400公尺),攀昇步程相對較為輕鬆;缺點是丹大林道過長,從登山口上攀雙子山的步徑不明顯,容易迷途。2004年的七二水災,將丹大林道的孫海橋沖毀,車輛無法通行,此型將多耗費2∼3天的步程。(丹野農場路線!?) ※布農族系統的干卓萬群,以今仁愛鄉萬豐村的曲冰(萬豐部落)為祖居地,日據時期日人將干卓萬群部份族人集團移住武界現址,也將卓社群部份族人遷往武界與干卓萬群混居。今之法治國小的前身即為干卓萬番童教育所。卓社群的祖居地則分佈在栗栖溪與主流濁水溪合匯點以南的主流兩岸,共有十社,日據時期日人將部份族人集團移往到今中正村的過坑現址上,成為過坑社。 三個主要的不同社群,再加上居住於卓社大山南側卡社溪流域的卡社群,在昔日悠悠的歲月裡,即以廣闊的干卓萬山區為居住和活動的範圍,其間也因爭奪獵區,彼此或對立或仇視,以至互相馘首,譜成了最早的山岳活動史。 #干卓萬橫斷 #萬大林道 #濁水溪事業群十林班 #萬大神木 #十粒溪 #台灣 #上河文化 #南投仁愛鄉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5/6/2023, 8:08:27 AM

2023.04.05 清明連假尾聲,來清一下庫存。 四季登山,日日都有不同的景色,除了訓練體能外,也可以避免讓自己的覺察器官鈍化。那深秋繽紛的鳶嘴西稜下捎來南稜絕對是「可以全都要」的路線🥳 #鳶嘴西稜 #鳶嘴捎來 #大崠山 #醜崠山 #肥崠山 #鳶嘴山 #稍來山 #台中和平區 #台灣 #思い出した #日帰り登山 #秋の色 #山に行く友達と #sonya7riii #24105f4g #taiwanmountain

4/5/2023, 2:30:08 PM

桜×京急(青い電車ver) しっかり撮るなら時刻表確認しながらSS優先モードで撮らないとダメだなと反省。 たまにすごくゆっくりな電車がいたのは、撮影用にわざとなのだろうか? #三浦海岸桜まつり2023 #三浦海岸 #河津桜 #菜の花 #三浦半島 #京急 #青い電車 #桜と電車 #sony #α7s #a7s #sonya7s #sonyα7s #sel24105g #24105f4g

3/11/2023, 11:00:06 PM

角田山登山 山頂付近に残雪があったけどほぼ溶けていた。 三脚で自撮りばっかりして怪しい人になっていた気がする。 同じカメラ使っている人に会って話せて楽しかった。 #24105f4g #角田山 #montbell #登山

3/1/2023, 1:48:43 PM

「 Lower Antelope Canyon 」 羚羊峽谷 被稱為是上帝撫摸過的地方*。゚ 陽光灑在峽谷上的魔幻光影,果然得親眼目睹 這次預約的是Ken's Tours,一人含稅約$67鎂,正中午光線通常較好,導遊建議將相機白平衡調至6700k,拍出的顏色更接近肉眼所見,但照片呈現永遠不及親眼所見震撼! #antelopecanyon #lowerantelope #kenstours #arizona #羚羊峽谷 #馬蹄灣 #horseshoebend #sonya74 #24105f4g

3/1/2023, 1:17:45 PM

Yosemite . #sonya74 #24105f4g #subaru #outback

2/25/2023, 1:12:44 PM

2023.02.14 能高安東軍縱走下山後的三個月終於寫完了終章…這個拖延症實在可怕 呵。 2022.11.14 奇萊南華佐能高安東軍 The Final D5 8.45km, 3h32m, +523/-754m 06:39 行程的最後一天,放鬆的心情又抱持著些許的不捨。再過不久後終於要暫時離開這片嚮往的山林。等待啟程的時候,聞著頭頂上的馬告逸散的淡淡香氣,空間沒有言語。只是靜靜看著日復一日滾滾西逝的萬大南溪,這也許就是莊子所說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07:15 通過第一越嶺點前危險木梯,向下望去百米深的萬大南溪河床原來已經離我們這麼遠...嘈雜的溪水聲早被忽靜忽動的風聲取代。 08:01 通過第二越嶺點,樹叢中隱約出現2013年被溪水沖走不幸罹難的黃姓山友紀念碑,彷彿大自然都在透漏著,我們時刻都要保持敬畏與警惕之心。恰看無情確有情。 08:29 通過第三越嶺點 松風嶺。等待同行友人前來會合,稍微下包休息一下。旁邊有巡邏警戒的虎頭蜂四處來回... 躡手躡足的我們反而成為不速之客!? 09:08 500/500 奧萬大吊橋,能高安東軍山徑正式結束。獲得團體登出照一張。全員平安! ...... 11:14 稍微換裝梳洗,拿起零錢飲料一瓶接一瓶投下去。接駁車終於來了。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 再見;再見 能高安東軍。 這條台灣最美的縱走路線...我確定自己未來一定會再來走一次。 #北三段 #能高安東軍 #能高主峰 #萬大南溪 #山胡椒營地 #松風嶺 #奧萬大 #回家的路 #台灣 #上河文化 #南投仁愛鄉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2/14/2023, 2:03:14 PM

ブラック系のボディはこういう時に真価が発揮されると思うんです。はい。 Sony #α7ii x Sony #24105f4g #その車世界ヴェゼル #ホンダ #ヴェゼル #車好き #車好きと繋がりたい #クルマ好き #クルマ好きと繋がりたい #ヴェゼル乗りと繋がりたい #車のある風景 #vezel #vezelhybrid #vezelgram #suv #honda #hondagram #HRV #hondahrv #hondasuv #hondaclub #meandhonda #carinstagram #lovecars #carphoto #carphotograph #sunset #sunsetphotography #sunset_lovers #sunset_pics

2/8/2023, 2:52:18 PM

wat traimit tempel 🛕 in bangkok, thailand 🇹🇭 im inneren des tempels befindet sich eine goldene buddha statue aus 5 tonnen (!) massiven gold 🙏🏻😳 #vacation #wanderlust #urlaub #tempel #kreuzfahrt #cruise #meinschiff #tui #meinschiff5 #tempel #wattraimit #chinese #buddha #temple #sonyalpha #sony #zeisscamera #24105f4g #perspective #buildings #bangkok #thailand #hangover #thailandtravel #backpacking

1/31/2023, 6:28:04 PM

2023.01.27 2022.11.13 奇萊南華佐能高安東軍 D4-2 15.00km, 8h59m,+595/-1921m 10:36 攀登完「安東軍山」後,就要開始一路下切1600m。前面的陡下跟中間已經被踩的路基結實的崩壁邊坡其實都很好過...唯獨溯溪而下的路線雖然有趣但真的是我的罩門,速度完全快不起來。11月中的溪水依舊大的令人驚訝,濕滑的石頭與溪流暗藏危機,很有可能一滑倒就會落入骨折或是萬劫不復的地步。6月份溯中央尖溪的那個痛苦感又回來了,所幸這次穿著野跑鞋,就算濕了也沒有登山鞋那樣疲憊沉重感,更可以幫苦行四天的雙腳降降溫也算是另類的好處吧! 15:36 終於下至萬大南溪主流前的石壁營地,泡泡溪水讓全身降溫等隊友到齊後,就要面對本日最後的難關 —數次穿越《磅礡萬千的萬大南溪》(最後算了一下大約要過溪四次,但這都要端看溪水大小而定。畢竟河道路徑隨時會改變...) 。 過溪完可以結論幾個tips,這邊簡單分享一下 (有錯請指正XD) 1. 像螃蟹一樣的過溪,不要直接穿越,可以增加穩定性。 2. 通常有白色浪花的地方都有激流或是暗坑盡量避開。 3. 橫渡河川時,盡量不要看著河面水線(stream line)。容易產生暈眩失去平衡。 4. 渡溪前,先用登山杖探一下水面下的地形是否適合渡溪。 17:02 終於趁夜色襲來前,到達今日表定的營地 「山胡椒營地」,聞著馬告香趕快先換上乾燥的衣物後速速紮營。這趟行程也逐漸走到尾聲,明日就要平安步出奧萬大回歸文明。 #北三段 #能高安東軍 #萬大南溪 #第二獵寮 #河床營地 #山胡椒營地 #回家的路 #台灣 #上河文化 #南投仁愛鄉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1/27/2023, 4:24:26 PM

2023.01.25 2022.11.13 奇萊南華佐能高安東軍 D4 接近0的體感溫度、粉嫩的冰霜白了一地。 08:03 一天比一天晚拔營... 今天的行程是三叉路口輕裝登頂安東軍山後,就要順著萬大南溪源頭下切溪谷過第二獵寮到第四匯流口前的山胡椒營地。穿過箭竹林、越過屯鹿妹池後小溪(下切到第一獵寮前的最後活水源)。炙熱的陽光照耀眼前北三段最後一座百岳山頭 - 安東軍(*1) Antongun。 08:56三叉路口卸下重裝,先將因溪水寒氣而反潮的睡墊外帳拿出來曬一曬。簡單的拾起空拍機、相機與一瓶行動水輕裝而行。 北段主稜龍脊的南緣俊峰 支稜歧張,基盤廣博 頂面起伏呈雙圓頭峰,綠茵舖陳,景色旖旎 四野空靈,展望絕佳 09:23 雙圓頭山峰安東軍到了,鼻息調整之間才驚覺原來上河0.5的速度是這種感覺 (hoder走太快了...) !? 放上一塊年初就做好的山頭名稱牌再望向四野,由於安東軍山是中央山脈主脊北段最後一顆超越3000m的山頭,因此擁有一等三角點與360度的絕佳視野展望,往南方看去那生人勿近的草山摩即與後方的萬東山東稜。恩...這些路線等我長大後再去吧XD ;回首北望則能高連稜綠茵連綿,白石山、光頭山、能高山南峰與能高山,歷歷在目。突然想起《MIT台灣誌》中麥哥的那句名言「回首來時路、山高無坦途」。當下很開心山神給我們4日的好天氣能夠進來一親山林。雖然暫時要跟中央山脈主稜說再見了,但只要祂們還在我相信再聚的時刻就不會太遠。 Notes: *1. 安東軍山也寫作安東郡山,標高3068公尺,是北段中央山脈主脊,自拔托諾府山起,三千公尺連稜蜿蜒綿長約百公里後的南端終點。立於山巔,往南的主脊要到直線距離約20公里後,才有關門北山(3028公尺)昂首,引領出南段三千公尺級的稜嶺,逶迤南馳。回首北望,但見熟悉的山影,層層疊置在北方廣闊的天際間,遠藍近綠,近大遠藐。默念著這些山的名字,一股對台灣高山的戀念情懷,襲上心頭,感覺甜蜜又溫馨。  安東軍山其山嶺支稜歧張,基盤廣博。頂面呈雙圓峰和緩起伏,一等三角點則埋在靠東的圓峰上,能高安東軍的連綿綠毯,從山北側舖蓋過山巔,往南迤邐,形成一片廣袤柔美的大草原風光。萋萋芳草,景色旖旎。山雖非頂高,但因位置突出,北與奇萊主山北峰,西接守城大山,南迄東郡大山、玉山,東銜木瓜山,構成一等三角測量網,極目眺望,四野空靈,氛圍絕佳。民國50年1月5日,蔡景璋一行8人一早從屯鹿池出發,九時即踏上了這座出乎他們意外的一等三角點山峰。謝永河這麼描述:「…出乎意外的,基石是一等三角點,豎立於水泥基地中,境地清淨,景色雄偉的很了。以玉山、雪山、秀姑巒、南湖大山等大岳為主山,無數的群峰巍然在望,尤其雪山積雪皚皚、銀光閃閃……我們在安東郡山上停留很久,在這些時間裏,當大自然雄偉的景觀展列在眼前,我們似乎感到天地靈秀之氣鍾於身上,而我們的心身飄飄然,有如登上仙境,個中滋味非過來人不知也。」 #北三段 #能高安東軍 #安東軍山 #安東群山 #安東郡山 #屯鹿妹池 #三岔營地 #干卓萬群峰 #草山摩即 #台灣 #上河文化 #mtantongun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1/25/2023, 11:55:24 AM

レンズに映る世界 日の出を待っている間に時間があったのでレンズに反射する朝焼けを撮影📸 ——————————————————————————— ■撮影場所 多摩川河川敷 ■撮影時間 06:14 ■構図 日の丸構図 ■撮影設定 ISO 16000 焦点距離 24mm f値 4 SS 1/80s ■撮影ポイント 寒すぎて手が悴んで設定がむちゃくちゃですがギリギリ撮影できました😂 ———————————————————————— #a7iv #レンズ #24105f4g #glens #反射 #朝焼け #快晴 #多摩川 #河川敷 #東京 #神奈川 #写活 #構図 #構図解説 #写真好きと繋がりたい #写真初心者 #カメラ好きと繋がりたい #カメラ初心者 #ダレカニミセタイケシキ #写真を止めるな #ファインダー越しの風景 #photooftheday #instagood #luminarneo #sony #luminar #ミラーレス一眼 #カメラ

1/24/2023, 12:57:18 PM

2023.01.24 2022.11.13 能高安東軍屯鹿妹池的鹿,真的可以發一百篇欸 ㄏㄏ,下個月再去比較乳型東鞍跟牧山池的。是否一樣兇、一樣不怕人!? #北三段 #能高安東軍 #屯鹿妹池 #安東軍山 #水鹿 #台灣 #上河文化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1/24/2023, 12:07:49 PM

01/10/2018 - #throwback on this day in 2018 the Hudson River began to thaw from several weeks of freezing temps. This piece is currently hanging in the 2nd floor gallery at @via57west #hudsonriver #pier97 #westside #westsidehighway #winter #january #2018 #nelsonchristopherala #nycphotographer #sonyalpha #sonya7riii #24105f4G #print #museumhang #via57west

1/10/2023, 10:36:33 PM

2023.01.07 奇萊南華佐能高安東軍 D3-3 12.20km, 11h21m, +1094/-1331m 2022.11.12 14:10 在白石山頂玩了半小時,因為風大而狂打哆嗦。終於甘願下切前往萬里池了。1km約下切250M不難走,而且隨著太陽逐漸西下,可以看著下方深邃的萬里池光影變化,這段路我停了許多次一直再按快門,目的就是盡可能捕捉多一點的她的千嫵百媚。 14:58 切到底,大休時分就是活水喝到飽然後空拍機啟航!!殊不知接下來要迎接的是箭竹林迷宮...連我自認路感極強的人都要退回來找了兩三次的路(恩,真的崩潰 囧) 走錯到水鹿孔道,反正就是硬切上稜接到2950峰。接下來的路就大條好走了,小上小下的路徑,寂靜的旅人邁步疾走。趕在太陽完全沉沒西邊之前... 16:50 色溫尚存帶有絲絲餘韻的黃金屯鹿池,終於完整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在鞍部的湖面擋掉了絕大部分的山風而沒起半點漣漪,天啊!屯鹿池真的好漂亮啊!!二刷的話絕對要來這裡睡一晚! 17:15 隱藏在屯鹿池之後約10分鐘路程的妹池營地到了,今天也玩了十個多小時,疲憊懸宕的心終於可以擱置;而就在我們下包紮營的當下,一群屬於能高安東軍的主人披著夜色緩緩步出短箭竹叢,準備與這群從城市上來的不速之客討點「過路費」。 ---------------------------------- 【濃郁壯闊的萬里池】  萬里池位於白石山南麓凹谷中,與白石池一山之隔,兩者景觀卻迥然不同。粗獷壯闊的形勢,濃郁碧綠的池水,著實地讓感官視覺為之震撼!偌大的水塘,北、西、南三面有百餘公尺的高崗環繞,僅東側的箭竹叢中有一彎曲流向東傾瀉,成為萬里橋溪的源頭,萬里流長匯入花蓮溪,是一個動態的湖泊。其海拔高約2790公尺,夾抱在中央山脈主脊紆曲轉折的狹長凹谷中,從湖泊的地質演進過程來看,此池概可分為東、西兩部。西半部昔日是萬里池的老年期湖面,由於泥沙堆積作用,湖水退卻後,形成現在的平谷地形;若遇豪雨季,湖水一時無法宣洩,還可以成為儲水的尾閭。東半部是目前的湖面,從水域西緣的沼澤來看,萬里池正逐漸地邁向另一階段的老年期,終有一天,東側這片水域也會走進歷史,完成湖泊一生的演進,成為平谷窪地,讓人憑弔。 【婉約沈靜的屯鹿池】  屯鹿池位於安東軍山北方約2公里的鞍部上,與萬里池以一條東西橫嶺的支稜相隔,兩池直線距離僅約1.3公里。屯鹿池的位置稍高,海拔約在2830公尺左右,是一泓靜躺在大草原平坦面的天然水塘。從高處望去,好像是天上仙女遺忘在後花園綠茵中的明鏡,散發出婉約沉靜的氣質。與白石池、萬里池相較,又是一種迥然不同的感覺。屯鹿的原義是鹿群聚集的地方,是人類冒失地闖入這片園地,霸佔了牠們的地盤。另外一個名稱──安東軍天池,即因鄰近擁有一顆一等三角點的安東軍山而來。屯鹿池的面積約有白石池的1.5倍大,池水清澈;水面與岸邊有一段落差,取水時需小心,勿倒栽入水中。從地形上來看這片大草原景觀,柔美的箭竹短草直舖天際,起伏和緩,這是地表發育進入老年期時的特徵,屬於河川蝕餘後的平原地形。很奇妙地,劇烈的造山運動將她抬升到今日的中央山脈之上,昔日平凡的水塘、魚池,變成了美麗的高山湖泊。在地形學上,這種位於脊樑上的平坦面地形,稱之為「最高隆起準平原面」。 #北三段 #能高安東軍 #白石山 #萬里池 #屯鹿池 #屯鹿妹池 #安東軍山 #水鹿 #台灣 #上河文化 #Mtbaishi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1/7/2023, 1:59:22 PM

2023.01.05 告別白石池(*1),我們翻上白石山前的橫嶺。回頭眺望那光頭山東稜上的聖石傳說 "牡丹岩",正不怒自威的站在那大片的冷杉純林中。 2022.11.12 Day3-2 12:30 白石妹池大休完畢,我們將一鼓作氣從H2780M攀登上海拔H3110M的白石山。這段陡上其實也不怎麼陡,芒草箭竹的殺傷力也比昨日卡賀爾山前那段低了許多...風捲雲疏,爬累了就停下來別過頭往走過的谷地看去。一片和諧的廣袤草原景緻,時間也就這麼過了。 13:37 白石山(*2) H3110M 到點。三角點虛無飄渺時有時無的4G訊號,好像我們走入了泰雅與賽德克族的聖地而不許輕易向凡界聯繫。好吧...那就看看前輩們如何考究描述這「神石傳說」。 【敬畏的傳說故事】 根據泰雅族賽德克亞族的起源傳說:古老以前,在中央山脈一個叫做Bunohon的地方,有一棵奇怪的大樹,其半面是木質,另外半面是岩石。有一天,這棵大樹變成神仙,並從裡面走出一男一女,此後這對男女結成夫妻,繁衍後代,世世相傳。另外一種傳說是:天地在形成的時候,有一男神和一女神,從天而降,來到中央山脈的一塊大石頭上,忽然間這塊巨石,一分為二,變成了大自然和宮殿。兩位神仙就把這裡叫做Bunohon,並在此定居,繁衍後代子孫。 而根據霧社的原住民所說,Bunohon是指位於霧社東南方的白石山,那棵巨石就是牡丹岩,是泰雅族賽德克亞族的發祥地,具有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於是此巨岩就被稱之為「泰雅神石」。 關於神石的傳說頗多,最早在民國50年1月,由謝永和、林文安合筆的「能高山南峰──白石山──安東郡山」一文中,謝永河如此記載:「……於途間,恰堪溪左岸樹林中,望見了一塊巨大的人型立像奇石。……此石很威嚴,莫用手指之,對其有所不敬,冬天大霧襲來,迷人前途,夏天雷雨交作,使人死亡,……曾有6名萬大人,來此狩獵,對此石開槍,那知刻頃之間,黑雲四起,風雨齊來,其中5人被狂風颳走,不知下落,剩下小孩無知,幸免遭難,逃返部落。」 林文安在民國57年12月底~58年1月初造訪牡丹岩時,在《霧社神石『牡丹岩』掠影》一文中,也有類似的傳說描述:「從前在霧社有一位忠厚的老獵人,他膝下只有一個兒子,兩人相依為命,有一天他們上山打獵,但運氣不佳,沒有打到獵物,父子兩人在深山幽谷行行復行行,不知不覺竟到了白石山上,這時忽見有個巨石立於眼前,放射著炯炯神光,老獵人連忙頂頭膜拜,厥狀至恭,其子見狀,大不以為然,說這是可恥的迷信行為,然老獵人卻說祂是神的化身,並諄諄訓誨其子,如有所不恭,必受嚴厲懲罰,那時候就懊悔莫及,但是他的兒子因年輕血氣方剛,不但不接受父親的教誨,還想表現英雄氣概,伸手指著神石冷笑一番,在這時,不可思議的事終於發生了,晴天霹靂,呼風喚雨,這冒失的兒子就被吹落深谷,連死屍都不見了,老獵人趕忙下跪,祈求神石息怒,然後帶著一顆悲傷的心,獨自回到部落,並告誡族人勿重蹈覆轍。」 林文安是位從不迷信的人,他表示:「這些原住民之間盛傳的神祕傳說,當然是膾炙人口的荒唐典故,但這些眉飛色舞的神話卻為登山的人增添了不少遊興,會使見過牡丹岩的人,久久不忘。因為有了這些神話的點綴,可以使你感到興奮,因而領會山岳的可愛。」 Notes: *1. 白石池位於白石山北稜寬脊上,則是以臨近山名做為池名。民國50年1月3日,光復後第一支來到池畔的蔡景璋一行8人,驚見這一泓位於草原鞍部的水池,林文安在記錄中寫道:「見有美麗的小池,還有小鳥在水面飛翔,且飛得那麼舒適安逸,水池較大的共有三個,均比能高山的天池,更大更美。」那時水池還沒有名字,是後來岳人以其位於白石山的北稜,才呼之為「白石池」。翌日,他們一行從白石池東腹的「牡麒麟」再次攀上能安主脊,往南縱走,完成了白石山的光復後首登記錄。 *2.白石山 H3110M,座落於能高安東軍的心臟位置,是台大登山社泰雅族發源聖地探勘手記《白石傳說》的主角,山體厚實穩重,主稜寬緩,頂舖如茵淺竹,綠毯綿延,形勢溫和而盛大。北連寬脊有白石池群,南鞍陷落成萬里池,東稜起伏止於針山峭壁,東北則隔著知亞干溪源與「泰雅神石」牡丹岩對望。白石山,可謂集台灣高山靈山秀水之大全,魅力非凡。 白石山的山名由來有兩源;邢天正在《台灣高山明細表》中記載:「……全山淺竹,峰尚巍峨,因散有白斑岩塊,山以得名。」但邢老也懷疑地寫道:「或因此山之石有石英白斑而名,實際此山露石很少,且此一帶山峰,均散有白斑之石,何以此山,獨名白石。」另一主張則是源於泰雅族賽德克族的發祥傳說。 #北三段 #能高安東軍 #白石山 #牡丹岩 #白石池 #白石妹池 #萬大北溪 #台灣 #上河文化 #Bunohon #Mtbaishi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djimavicair2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1/5/2023, 2:36:29 PM

2023.01.04 能高安東軍的故事還再延續... 2022.11.12 Day3 08:26 離開鞍部越過3149峰後,再見文明訊號。向山下的留守人、家人報個平安。放下手機環顧四周,心曠神怡。右手邊是萬大北溪向源侵蝕的崩塌地形、前方是今明兩天的中央山脈主脊(甚至更南邊的玉山主峰都清晰可見呢!)、右手則是涓細婉約的清水溪上游小河谷地(又名3159南鞍營地)。不知為何心中一直想起MIT台灣誌大縱走中,在走這段所唱一首歌「小河之歌」。 "在我深存的記憶中 有著一條不同的河流 它像是母親般呵護著我 讓我有自己的童年和自己的歌" 秋風流過一個又一個山頭、 金芒花時而靜止時而擺頭的雋永飄逸。 拄著雙杖的旅人,吁吁的喘息漸漸失聲。 因為眼前這幕,早已美得讓人屏息忘卻昨日的苦痛、 拋下塵世中的煩惱。 09:34 光頭山(*1)沒有光頭,只有東南方大崩壁。 (過幾年可能真的要禿了?),膽大心細光頭斷崖其實不難通過(不到一分鐘吧...)。接下來的之字下坡遠比下翠池的碎石坡踏實好走許多。 10:55 穿越冷杉林帶著艷陽的祝福,我們向前。不一會兒波光粼粼的一顆台灣脊梁明珠,正在我們的眼前閃耀著。 是的。 白石池到了。 Notes: *1 光頭山原名知亞干山,座落於能高安東軍最大也最美的草原區上,附近岡巒平阜,形成一片廣約三平方公里的低丘狀臺地,在地形學上稱作「最高隆起準平原面」。東稜墨綠色的支脈上,聳有神祕的牡丹岩,是泰雅賽德克亞族的發源聖地,擁有眾多相關的傳說軼事,更憑添了光頭山的歷史深度與故事話題。 知亞干山,最高峰海拔3093公尺,三等5956號基點則埋在大草原區西南緣的橫丘上,標高3060公尺。南臨受知亞干溪(恰堪溪)向源侵蝕的斷崖崩谷,西、南兩面都有不錯的展望。山名由來,即以此山位於知亞干溪源頭而得名。後來,岳人以附近全是淺竹平舖的草原丘巒,無任何樹木長成,意譯成「光頭山」,沿用至今,成為大家熟悉的名字,原名反而少人提及。 【山名由來與演變】 「知亞干」源於泰雅語Cyakang,意為水壺型的深坑,指的是今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的西林部落。日據時期日人在「太魯閣討伐戰」後,強迫居住於木瓜溪流域的泰雅賽德克亞族木瓜群部族遷移到平地,其中即有部族遷到今西林村西南方的高地。這個高地從東邊眺望,地形狀似水壺型的深坑,泰雅語稱為Cyakang,並以之為社名。另有一說則是:「最早到這裡開發的先軀者名叫『Cyang Ukan』的家族,稱為Cyakang,後來日人沿用其名,用日語稱呼此地為『Cyakang』。Cyakang音譯即為知亞干,流經部落北緣的溪流,就稱為知亞干溪,是花蓮縣秀林鄉與萬榮鄉的界河。」恰堪溪與知亞干溪則是音同字不同的差異而已,都是指同一條溪流。 #北三段 #能高安東軍 #清水溪 #光頭山 #知亞干山 #白石池 #白石妹池 #台灣 #上河文化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djimavicair2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空撮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1/4/2023, 2:40:24 PM

2022.12.31 2022.11.12 06:13 能高南峰下營地H2950,一個遮風阻絕外界訊號的好營地。一早的好天氣陽光穿進冷杉林間,註定今天會有看不完的大景,也是此趟最期待的能高安東軍中最高隆起準平原的精華地形地段。但在出發前還是要先來個活水無限暢飲,取水取一波。 下切取水的路程約下降80M、10分鐘就有沁涼甘甜的活水可享用。想到終於不用喝讓我新買才用一次就塞死的濾水器濾出的大陸池水,體內就湧出源源不絕的能量ㄎ。 真的要說營地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在我們撤掉營帳,看到旅人離開之後山坳處一隅遺留下來許多鏽蝕斑駁的高山瓦斯罐垃圾...真心希望下次留在山上的就是你們了。 #北三段 #能高安東軍 #能高南峰下營地 #台灣 #上河文化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12/31/2022, 2:05:22 PM

2022.12.22 奇萊南華佐能高安東軍 Day2-2 10.74km, 11h16m, +1140/-1122m 2022.11.11 11:07 那日東邊雲海西邊晴。請大哥在能高主峰三角點幫忙拍完團體照後,我們背起裝備旋即出發,前往下午的重頭戲台灣十峻之一「能高南峰」*1。 山勢悠揚挺翠 氣宇軒昂 峰頂三面峭拔 僅東稜寬嶺平伸 為能高山群最高峰 一路上的芒草搖搖晃晃,搭配若隱若現的黑色龐大山體,一顆心也是忐忑不安憂喜參半,憂的是能否在天黑之前趕到能高南鞍下營地紮營;喜則終於可以挑戰這座擁有多變地形、斷崖。走勢先南北後東西的台灣十峻,驗證自己是否成長了!?( : 走傳統路線有甚麼長大不長大?)。 僅存鋼架與四散的垃圾的能高山屋遺址、淵墨深邃的台灣池、形狀像台灣的大陸池、南峰北嶺前的樹根斷崖地形(MIT台灣誌,中央山脈大縱走很經典的一段)。這一切是一年半前的我只能在youtube看影像紀錄,簡直不敢相信有一天我也能真切地走在這條台灣屋脊上。每踏出一步除了喘息聲,餘下的只有感動嘆息。 14:28 能高南峰北嶺上小平台休息時往南望去。龐然大物的南峰稜脈就橫亙在眼前...路呢?就是衝破天際約60度陡坡的岩稜短草地形。瞬間湧起的雲霧更顯前路的晦暗不明,握緊雙手的兩隻登山杖調整好呼吸節奏。膽大、心細。一條路走就對了! 16:22 從大陸池營地過來南峰三叉路口約3小時的驚心動魄終於結束!十峻之一 「能高南峰」我來看妳了。正當踏上最後100公尺路程時,山頭週邊的高層雲都開了。太魯閣山列、能高越嶺、卡賀爾能高主峰連稜甚至向南的3159峰至光頭山。全部都浮在雲海之上、呈現在眼前。此刻我相信真的有人間仙境,不用出國去看,在我們生長的台灣就有。 --------------------------------- 【能高南峰首登紀錄】 早期多以能高越嶺沿線的山峰為主角。能高山南峰因隱身在能高主山之後,不被越嶺道上的隊伍所注意,縱使有心人,也因路途遙遠,難以登峰造極,以致名氣遠不如能高主山。在日據時期,當霧社八景之一的「能高殘雪」吸引著眾多旅人的目光時,能高山南峰卻還是座孤寂的大山,造訪者少之又少。  光復後,第一支攀抵能高山南峰絕頂的隊伍是在民國50年1月3日,由林文安與賴長壽兩人代表全隊登頂。這支以蔡景璋為嚮導,林文安、何張明儀、賴長壽、呂水定、簡進添、廖健朗與謝永河為成員的隊伍,本來計劃從安達山循稜登上能高山,再往南縱走。但當他們到了霧社之後,卻因望見能高山稜積雪,原住民「談雪失色」裹足不前,於是變更計劃,改由萬大起攀。  在林文安與謝永河合筆的「能高山南峰─白石山─安東郡山」攀登記錄中,林文安寫道:「經過一場波折、緊張之後,11時33分由霧社開往萬大的巴士裏,就可聽見岳友們的談笑聲,浸在這談笑聲中,就覺得彷彿成功在望了,雖然成功與否,非所欲問,但白石山就是筆者已戀慕良久的,遠在48年冬與日人西丸氏同登奇萊山之時,就有意問鼎,不料被大風雨困在奇萊山下達三晝夜,以致未能如願以償,去春與謝永河岳兄攜手前來,復遭風雨逼我們息鼓收兵,而徒增戀慕之情。」 【積雪中叩關 完成首登】 他們來到萬大後,便匆匆地踏上征途,當晚宿於萬大北溪與南溪合匯處。第二天即沿著北溪溯流而上,其間經過燕子岩峽口、高繞過斷崖瀑布以及溯過5個合流點後,終於攀抵一處原住民語「牡麒麟」的溪源獵寮;此獵寮座落於白石山北鞍西腹,距離鞍部稜線落差約二百公尺。第三天他們以此為基地,採取放射狀登山方式,經過80分鐘爬昇後到達鞍部,再前行5分鐘就到了白石池畔,記錄上寫道:「…美麗的小池,還有小鳥在水面飛翔,且飛得那麼舒適安逸,水池較大的有三個,均比能高山的天池,更大更美。」這是關於白石池的最早記錄與描述。原本不錯的天氣,在午后竟變天了,他們只得變更計劃,即推派林文安與賴長壽兩人為登峰隊,其他人則集中一切力量作為後盾,促其成功。於是,林文安與賴長壽兩人繼續前進,穿過茂密的箭竹,從南鞍開始積極的攀爬,爬過結冰溼滑的陡崖,忍著狂風的襲捲,硬著頭皮頂風前進,終於在1月3日的午后14時55分,攀抵業已積雪盈尺的能高山南峰絕頂,完成了光復後首登的任務。  由能高主山到能高山南峰這段主稜的縱走,則是在民國52年5月下旬,由邢天正與原住民鍾古昌兩人,從屏風山縱走奇萊連峰後,再往南縱走能高群峰時,打通了這段光復後未曾有岳人走過的稜脊。現在能高安軍的縱走途徑,即是循著刑天正當年縱走的路線,由能高山南峰的北面峭坡,攀援上登。 Notes: *1. 標高3349公尺,是能高山群的最高峰。全山三面峭坡,僅東稜緩斜平伸,山勢悠揚挺翠、氣宇軒昂。雖名為能高山之副峰,卻高逾主山,形勢更勝出主山,是座內歛沈穩的大山。 邢天正前輩在《台灣高山明細表》中記載:「能高山南峰,峰嵬坡峻,氣概雄渾。無論北自奇萊,南自丹大遠眺,均有巃嵷拔萃,威鎮群峰之感。稜脊三伸,西聳崖壁,直垂萬大北溪。北聳斷稜,竹木蒙茸,攀登甚苦。南斜陡脊,東則寬嶺平伸。」並將它選錄為台灣高山「十峻」之一。 #北三段 #能高安東軍 #能高山屋遺址 #大陸池 #能高南峰 #十峻 #台灣 #上河文化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12/22/2022, 4:49:35 PM

2022.12.09 奇萊南華佐能高安東軍 Day2-1 05:40 天色漸漸亮起來,鵝黃色的陽光灑在南華山到能高的主稜稜線上,與昨日傍晚在能見度不到3米的濃厚霧雨中游芒草的景象全然不同。這就是我期待的大景!早安 「能高安東軍」,今日終於要進入縱走的路線了。由於電塔下營地(約2T*4)位處風口,剛好昨晚最晚到的我在風口第一排。於是尻了一晚的風,凌晨1點多外帳還尻到內帳把返潮的水珠彈到我的臉上且深怕因為風太大導致Telos 2營柱斷裂,昨晚其實睡得並不好...在帳篷賴床了好一陣子,才甘願的鑽出來收拾裝備準備出發。 06:47 正式走起!前往卡賀爾山這段短短的2km,真的不太好走...並不是路跡不明顯一直走錯路。而是芒草繼續高過於頭,路徑都是濕漉漉的以及腳下皆是滿地爛泥,與陽光普照的周遭形成兩個不同的世界。過了卡賀爾山後只能說海闊天空許多!途中還會經過類似神奇寶貝的「波波」的鳥嘴尖岩,是還蠻想爬上去玩的拉!但今天要推到能高南峰南鞍營地,想想就算了(除非我體力太多!? )。前往能高主山的路上,僅部分路段很陡加上些許的岩石瘦稜外,其實也沒有太困難的地形。但左南投右花蓮涇渭分明水文氣候,轉念一想十幾年前地理課本上標記的縣市界線就在我們腳下,默默地一種莫名的感動油然而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此言不假。 10:52 回望大北三段奇萊稜線三叉戟的奇萊北峰探出了頭,彷彿靜靜地目送我離開。更像替我祝賀登上能高稜線上的第一座百岳「能高主山 H3262M」(*1)。至此我的「台灣三高」(新高玉山、次高雪山、能高主山) 全部解鎖。 Note: *1. 峻美山容 巍峨壯麗 「能高主山」→ 峰脊狹長,呈弓形向西彎凸,橫看長嶺偉壯,縱覽尖峰拔萃,極具山岳造型之美。站在越嶺道的雲海保線所庭台眺望,能高主山龐大的山體,從縣界埡口依序緩起,形成屏障一方的巍峨巨嶺。隨著步程往東邁進,山容也跟著越變越尖,待來到天池山莊庭台時,但見一座金字塔狀的尖峰屹立在南方天際之上,它就是能高主山。若天氣晴朗,黃昏時的夕陽餘暉映照在能高主稜上,則見尖峰拔萃的能高主山與如天神筆架的卡賀爾山,緊偎並立,這是能高越嶺道最壯美的景色。而她是座名氣響叮噹的大山。由於地扼東西越嶺道的要點,又與「太魯閣討伐戰」及「霧社事件」有著密不可分的地緣關係,這些發生在山稜周遭的歷史,增添了能高山的歷史份量,也讓海拔高度僅3262公尺的能高山,足與台灣第一、二高峰並列齊名。 最早的登山探險與首登記錄  能高主山的首登記錄,是在大正2年(1913年)的10月1日,由當時台灣總督府警視江口良三郎所率領的武裝探險隊所締造。他們從馬赫坡(馬海僕)社循安達山的獵路,由陡峭的西側攀上絕頂,進行觀測木瓜溪流域地形與部落分佈位置的繪製地圖任務,以供做隔年發動「太魯閣討伐戰」的用兵參考。光復後的首登記錄,則是在民國42年1月3日,由李明輝、李榮顯、謝永河、林添財、簡進添與王登火等一行,循能高越嶺路進入,在縣界埡口以輕裝往返方式登上了能高主山。 #北三段 #能高安東軍 #卡賀爾山 #鳥嘴尖山 #牛魔角 #能高主山 #奇萊北峰 #能高埡口 #電塔下營地 #卡賀爾山前營地 #能高主山南峰 #南投仁愛鄉 #花蓮秀林鄉 #台灣 #上河文化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12/9/2022, 3:30:34 PM

2022.12.04 奇萊南華佐能高安東軍 Day1-2 24.13km, 10h44m, +1762/-1044m 12:45 不去奇萊南華決定留在天池軟爛的隊友,使用社群軟體半開玩笑的tag我...都幾點了!! 是還要不要去奇萊南華啊!? 我:要啊!這杯手沖喝完就出發! 收拾行囊,重新再出發。不過重裝上天池似乎沒想像中的累,37min就到天池岔路口丟包了。本以為下午應該白牆無景可看,但自帶靈氣的天池前方雲霧突然打開了。東北側的奇萊裏山迤邐而去的卡樓羅斷崖稜線也映入我跟hoder的眼簾,那是下次要挑戰的路線啊!輕裝而行的兩人越過塔羅灣溪源頭,不用半小時就登頂此行第一座百岳「奇萊南峰」(*1),清境農場、靜觀部落就在風起雲湧之間。 微冷,塔羅灣溪源頭取完今晚與明天上半的行動水後,起身忡忡而行。目標第二座百岳 「能高北峰」(南華山, *2),可能體力條快要用盡了需要CD...覺得上南華山前的腰繞路徑沒有想像中好走!?一堆爛泥巴跟箭竹有點煩...不過鑽出來後看到類似雞冠的山頭(小鈴鳴山??) 還有伴隨前行的觀音圈,走在雲海之上的我們,體力條似乎又被大自然力量給注滿了;直接暴力陡下切往光被八表的路,其實不難走。唯一感到比較崩潰的路段是16:30過第一電塔後走在霧雨中又要鑽高到不行的芒草...明明聽到一堆人的聲音(要確定是人欸?;但卻看不到人也看不到路。鑽著撞著游著...10分鐘後也就從稜線切回正常的能高越嶺古道上了。 坐在光被八表紀念碑休憩時,回頭望向來時路,彼端的草原與山頭早已因即將西下的夕陽而燒的一片嫣紅,行程的第一天就看到此景,覺得一切都是值得啦!!台灣屋脊真的好美好漂亮,真心希望台灣人有機會都能來這邊看看,感受一下不輸他國的風景。百般寂寥的當下我們忽然抬頭看。幹!!!怎麼卡賀爾山的牌子卡在紀念碑上?是有人插錯眼傳送錯地方哦。這麼高要怎麼撿啊...大概只有屎蓋可以吧。 行程最後,鑽芒草往電塔下營地的這段路...此時只有一首歌能表達我的心情,那就是告五人『披星戴月的鑽你』ft. 垃圾芒草。 我會披星戴月的鑽你 我會奮不顧身的前進 遠方燈火越來越唏噓 凝視前方身後的距離 消極的笑著 痛快的哭 生命真的很難形容 Notes: *1. 奇萊南峰山名由來與光復後首登歷史: 光復後第一支造訪奇萊南峰的隊伍,是在民國42年的元旦假期,謝永行、李明輝父子檔等一行10人,循能高越嶺道前來,並於2日的午后從天池沿著主稜順利攀上窄狹的山頂,有先人留置的空瓶與燃料罐,他們以為這座主稜上的高峰就是奇萊南峰。直到47年7月初,李明輝、何張明儀、蔡景璋、林文安、孫祖派、陳永年等人在「能高行」活動,並試攀沿途各高峰後,林文安便將這座奇萊主山以南的最高峰,依原住民的稱呼Bogo—Boatwarass稱之,而將他們一行首登的擁有三角點的山峰,稱之為「奇萊主山南峰」。到了57年7月,林文安在「奇萊─能高縱走」後,因見有「奇萊主山裏山」的舊記錄,覺得頗為切實,遂將Bogo—Boatwarass山改稱為「奇萊主山裏山」,邢天正從音譯為「包梯瓦拉山」。至此,奇萊裏山、奇萊南峰便分別獨立,自成一格。 *2. 山脊狹瘦的南華山,是座標準「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大山,從西段能高越嶺道上東望,南華山是座平凡的橫嶺,顯不出山的氣勢;但若從南、北方向側看,南華山就像換了一張臉似的,擁有俊俏的山容。最美的一面是從天池方向登頂的途中仰望,柔媚的草原迤邐峰頂,極為俏麗。在王雲卿編著的《台灣山岳一覽表》中稱作「能高主山北峰」,所以也有人將它簡稱為能高北峰,成為能高主山的副峰。但單從兩山相距6公里之遙,其間又隔著知名的卡賀爾山與主脊低陷的能高埡口,在形勢上,似乎有點勉強。何況,在學術上地形區的劃分,能高縣界埡口是分隔南湖山塊與能高干卓萬山塊的界線;也就是說,南華山與能高主山在地形分區上,各屬兩個不同的山塊,分際分明。 #能高越嶺西段 #北三段 #能高瀑布 #能高安東軍 #奇萊南華 #天池 #奇萊南峰 #南華山 #奇萊連峰 #能高埡口 #光被八表 #南投仁愛鄉 #花蓮秀林鄉 #台灣 #上河文化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12/4/2022, 1:40:26 PM

2022.12.02 距奇萊南華佐能高安東軍下山後,已經過了三個星期了。拖延症發作加上最近工作繁忙(明明就是在看世界盃!?),直至今天才開始寫這段回憶文... 首先要感謝老天爺的幫忙,讓我一年來倒了三次的北三段終於出團了。而且每天都是大景招待到飽,相機快門幾乎是按到爆!也感謝4天半來,神隊友的前後照應才能讓整趟行程圓滿。 11/10 Day1 天氣晴。 在廬山部落用過早餐後,懶懶散散的07:00才抵達屯原登山口。為了怕開始讀秒計時後,就沒有合照了,所以登山口先來一張合照,然後就開始各自努力ㄏㄏ。是的。身為爬山小菜雞,這是我第一次走能高越嶺西段。原是賽德克與太魯閣族行獵、貿易與遷徙的主要路徑,然後在日治時期因應日本人方便監控與控制各部族而修建成正式道路。其中4.5K的「雲海保線所」前身為臺灣總督府於1931年建造的「尾上駐在所」,後來發生霧社事件遭到焚毀,因而在海拔2386公尺的尾上山南稜重建駐在所。一路走來我像是走在時空交疊的道路上,經過的大崩壁、木炭窯、深堀山(*1)到最後13.1K的天池山莊,都是見證歷史的痕跡。雖然走著走著很想睡(生理上),但心理上仍抱持著一種與前人共行的興奮感。壯闊的鐵杉林、磅礡的能高瀑布及五星級的天池山莊。此趟只是匆匆經過的我,確定還會再來的!期待奇萊連峰與能高越嶺古道全段(*2)時,再細細品嘗古道的醍醐味。 notes: *1. 日據時期最早進入此區調查探險的隊伍,是在明治30年(1897年)1月,日本陸軍大尉深堀安一郎一行14人,自埔里入山,從事台灣橫貫鐵路及橫貫公路路線的踏查任務。他們經過霧社,進入道澤群(Toda)到達土魯閣群(Turuku)居地後,便杳無消息,後經調查證實,全體隊員悉遭殺害,這就是著名的「深堀大尉事件」。後來,台灣總督府為了紀念深堀因公殉職的事蹟,遂在能高越嶺道完工後,將位於越嶺處天池西側的一座高山,命名為深堀山。即今奇萊南峰西南方的那座大草原山峰,可從天池山莊(能高駐在所舊址)向西北仰望看到峰頂。 *2. 關於初能高越嶺道→ 大正6年開鑿的初音奇萊橫斷道路,也就是能高越嶺道的初始路線,是從現在的天池山莊向北翻上中央山脈主脊,經天池、州廳界(聯帶山鞍部),再循奇萊裏山(聯帶山)東伸的柴田山支稜降至天長溪,其間還設有聯帶山、森中與朝日等三個駐在所。這條舊路到了大正14年(1925年)能高越嶺道改道新路後,才逐漸荒廢。 #能高越嶺西段 #北三段 #屯原登山口 #雲海保線所 #福雲宮 #天池山莊 #能高瀑布 #能高安東軍 #奇萊南華 #天池保線所 #廬山部落 #馬蘭民宿 #南投仁愛鄉 #台灣 #上河文化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djimavicair2 #山岳写真 #縦走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12/1/2022, 6:53:16 PM

Shine ✨ 🌞 70’s-20’s 🇦🇺 @mogmigmogmig is last photo looks like you are here ✨💫 #sonya73 #24105f4g

11/28/2022, 1:56:38 PM

2022.11.06 雪山西稜Day5 最終篇 16.58km, +374m/-267m, 4H55M 10/10 國慶之餘,我們也是在暖冬東昇之前、在靄靄的230林道中起登。殘破不堪的230林道最後一個難關就是9K的大崩壁,這個惡名昭彰的地形過去摔死了不少人,避免貪圖方便橫渡的搜救繩索已經由管理處拆除。現在大家就為了安全乖乖高繞吧!反正也才多15-16分鐘而已並不會太久!!9K過後就該是人馬一體、一馬平川的好走高速公路,疾走的過程中還遇到一個大哥騎越野自行車體驗off-road的快意;反向而來的遊客(奇怪沒有申請也可以走進來嗎?)說2-3K處有人有看到帝雉!乾 可惜又錯過了。倒是藍腹鷴看過不少,帝雉好像只在南湖山區遇過一次而已QQ。走著走著除了不再擋人的芒草已退到兩頭,楓葉也不時躺落在腳邊。訝異的是在這十月中旬竟有三三兩兩零星的毛地黃仍綻放 (是氣候異常導致延後開花?還是花開二度啊!?) 10:45 終抵0K 林道管制口,是的。我們平安登出拉!感謝老天爺、林文安前輩的保佑。讓原先沙盤推演中的辛苦雨戰幾乎沒有發生,雖然箭竹海、芒草叢讓身上增添不少小傷口,但整體來說是一趟不錯的縱走體驗。至於下一趟的行程呢?老實說 我還是保有如首次上山的悸動,期待著。 Notes: 西勢山林道原稱為230林道,過去大雪山林區內主要運材道路共規劃修築5條主要幹線,即100至500號線,編號200號線為以大甲溪流域方向所修築之林道幹線,本林道因位於左側而得編號230,本林道同時被公告為台灣專用公路中苗專5線。西勢山林道為大雪山林區內較晚開闢完成的林道 ,路線方向以大安溪流域為主,起點位於小雪山埡口大雪山200線49.7K 處,沿小雪山、中雪山、大雪山山腰延伸至西勢山與興隆山,與位於同一側之210林道互為上線與下線關係,本林道過去規劃長度達89公里,終點位於大安溪事業區61林班內,而實際開設長度則約為63.8公里,止於64林班中;於林道35K處有知名的雪山1號神木佇立於路旁,40K有西勢山隧道一處,目前本林道9K處路基全部流失,需高繞上邊坡通過該區。 #雪山西稜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 #小雪山旅遊資訊站 #雪霸國家公園 #東勢林區管理處 #台中和平區 #苗栗縣泰安鄉 #台灣 #上河文化 #sheipanationalpark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shotoniphone12 #山岳写真 #縦走 #次高山西稜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11/6/2022, 3:36:49 PM

2022.11.03 雪山西稜Day4 20.54km, +997m/-1924m, 10H39M 06:00 10/9 一早起床其實凍得全身在顫抖,雙腳一直很不願意穿上昨天早上開始就沒有乾過的五指襪(反正換乾的也馬上會濕,直接放棄擺爛)與野跑鞋。匹匹達東鞍營地往東南方向望去看到鋒利的(小)劍山與白姑群峰,就在被大甲溪切割出的兩端互為犄角。 另外這幾天相互追逐卻又形影不離的另外一隊山友,詢問之下竟是台大山社OB創辦的山谷登山會,在當中還遇到77級畢業的大學長 (小弟我99),1T退三步的話...真的要退到雪山溪下面去了吧QQ? 緣分就是這麼神奇,也先提前祝賀Erix Chih-Cheng Yang學長能在今年完百成功!!就在合影寒暄後,夥伴一行人就衝衝往惡名昭彰的230林道下切。不得不說三叉營地前的箭竹真的有夠濕,每走幾步就在心裡念幾句髒話,單眼相機也被封印在防水袋拿不出來... 0723 從三叉營地往西北方看去,中雪山 H3,173M 就硬生生拔地而出矗立在大家眼前且像極了一個擁有雙峰的駱駝,看起來就很不好惹啊!!接著就斷片的開始下切600M,前面的溪溝還算簡單,但到腰繞樹林開始接近230林道28.5K前瀑布的陡下,真心覺得危險又心累...有夠熱又有夠滑。旁邊還有咬人貓想暗地偷襲來訪的旅人!幹! 在瀑布前大休20分後,就是惡夢的開始。過溪、無數芒草打臉的林道與或大或小的崩塌需要橫渡而過。難怪前輩都說雪山西稜不難,困難的點在於回家前還要走這28.5K的荒廢林道,心累的程度更勝身體上的累。 1020 我們在26K 中雪山登山口,卸下重裝旋即換上輕裝而行。悲慘的是剛從三叉營地下切的600M現在一口氣要還回去,需要上切700M抵達中雪山再原路回到26K登山口。想起以前爸媽那個年代,總說中雪山很容易,搭個遊覽車進來一日就可以輕鬆往返。現在呢?山是一直都在,但路可不一定。中雪山目前正常人想要攀登至少都要二到三天才可以完成吶...至於上攀到中雪山的印象我也不是很清楚了,反正經過鐵杉林後一樣開始刷箭竹、攀岩然後罵幾句髒話,幾個loop後就到惹ㄏㄏ。 但比起三角點,我更想去造訪在三角點南方250M的林文安遇難紀念碑。昔人已遠 典範長存。時隔數十年後,此刻的心情應是感謝之意大於哀悼之情,謝謝天王跟前輩們篳路藍縷開創百岳的經典路線,讓平凡的我也能以較低難度的方式親近台灣的高山、讓視野變得立體。同時多了一個維度的視角了解屬於這塊島嶼的人文、水文與歷史痕跡。最後我們斟滿一觥高粱,灑落在紀念碑的周圍。祈求前輩保佑我們順利下山、平安回家。 Notes: 上河文化中是如此的描述中雪山的她。 "蓊鬱蒼翠的山容,南北縱嶺如屏風。北緣有三角點、南緣有林文安紀念碑"。 中雪山是雪山山彙上距離雪山主峰最遠的百岳山峰,位於大雪山稜脈志摩山北伸的支稜上,呈南北縱嶺,標高3173公尺的三等三角點埋在北側的最高點上,南側巨大裸岩與鐵杉林盤踞的岩脊上,則有登山界的一代導師林文安的殉難紀念碑。 民國64年5月18日,台灣百岳選訂者、百岳俱樂部創始人──林文安先生,陪同陳錫榮一行共4人,未走新近熱門的26K路線,認為可以再開闢一條較好走的途徑,於是從230林道的28K處上山,欲循中雪山的東短支稜上攀,並約定接駁車在原地等候,預定來回為5個小時,想不到上稜前即遇陡崖與高密箭竹林阻道,再加上天氣連日陰雨,濃霧籠照,在苦鬥3天後,不幸因過勞,導致失溫、心臟衰竭,猝然於中雪山南鄰約3050公尺的岩脊上,與世長辭。 一年後,登山界為紀念一代導師林文安的殉難一週年,特別組隊攀登中雪山,並於殉難處設立紀念碑,從此攀登中雪山的隊伍,不僅在三角點所在的北緣最高峰上慶祝登頂,也會循稜南走至由巨大裸岩與鐵杉林盤踞的岩峰處,對台灣登山界的一代導師林文安先生,致上最虔誠的祝福,並祈登山路上永保平安順利。 #雪山西稜 #劍山 #白姑群峰 #中雪山 #匹匹達山 #西勢山林道 #雪霸國家公園 #林文安紀念碑 #台中和平區 #苗栗泰安鄉 #台灣 #上河文化 #sheipanationalpark #mumungarux #Bbutpsan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shotoniphone12 #山岳写真 #縦走 #次高山西稜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11/3/2022, 2:23:39 PM

2022.10.29 雪山西稜Day3-2 9.88km, +966m/-660m, 7H47M 過了頭鷹山之後的路就是小上小下(應該吧?),最精華的大雪北大草原也是這趟行程我最期待的部分。無奈「林疏放得遙山出,又被雲遮一半無;浪湧西稜千層雪,雲起雙峰一炷煙。」時而出現、時而隱沒的絕美稜線註定無法窺得全貌,是這趟行程中最大的遺憾。 「白雲萬里動風色,銀波九道流雪山。」走在依憑大雪北斷崖(因雪山溪支流向源傾蝕造成的複塌地形)的路徑上,感嘆可能幾個春秋後這條路也將墜落崩崖而永遠消失。大自然就是這麼無情且現實,能早點來走就盡快來!晚了就向隅了。 我們在下方三叉路口放下重裝,繼而換上輕裝而行。12:54 終抵今日(10/8)最後一顆山頭 大雪山H3530M,其與雪山主峰相隔12.5公里之遙。大雪山的山名由來據楊南郡老師考證為:「大雪山係日人所命名,因其大草原風光,極像北海道的大雪山,故命名之。由來與『雪山』(次高山) 無關。大雪山的泰雅原名是Babo Rinisan。佳陽社耆老則說Rinisan意為『流淚』,指『含淚泣別之山』。大雪山是南方的佳陽社部族與北方新竹廳泰雅族的獵區分界線,昔日彼此通婚,佳陽的新娘嫁到北方時,族人越過志樂溪將新娘送至大雪山大草原,揮淚泣別而回,因此稱為Babo Rinisan。」 本想登上大雪山後360度眺望無際的四野,更想看看去年走過與西稜相互輝映的大劍山稜脈,但還是以白牆失望收場,更為了避雨而放棄大雪山南峰(我的285又遺憾了一座gg。) 。團拍之後,疾行下切至匹匹達東鞍營地落釘紮營。13:18 此時大雨已至,營地還積了不少水,所幸一個多小時後雨停就逐漸退去。感謝老天爺呀!又讓我們避開了一場惡戰。 "東鞍倚營桿,猶怯雨寒。被誰偷了西稜最高山?將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卻是曉雲閒,特地遮攔。與天一樣白漫漫。夜中喜得東風收卷盡,依舊追還。" Notes: 1.大雪北崩壁沿途山徑從稜線崖頂通過,由於持續的塌崩,稜脊依序走滑下塌,形成「複塌」地形,是本區重要的地形景觀。縱走的路線也隨著稜脈下塌滑落,不斷地向東後退。 #雪山西稜 #奇峻山 #大雪山北峰 #大雪山 #含淚泣別之山 #匹匹達山 #雪霸國家公園 #匹匹達東鞍營地 #向源傾蝕 #十崇 #台中和平區 #苗栗泰安鄉 #台灣 #上河文化 #sheipanationalpark #BaboRinisan #Kishun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shotoniphone12 #山岳写真 #縦走 #次高山西稜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10/29/2022, 4:53:34 PM

2022.10.26 雪山西稜Day3-1 0540 按照計畫(其實是賴床,快不起來XD)起登,今天(10/8)根據天氣預報可能是雨戰最痛苦的一天。記憶最深刻的是,我穿上越野跑鞋背上背包還沒走上大南山西鞍營地上方的傳統路徑鞋子就濕了(幹!)。 好吧!無所謂,這趟就是來測試裝備與修養的,一條路走就對了! 0710 走到林道勘查道轉折H3180M陡上頭鷹山處終於到了,1.2K的路距需陡上330M,呵 終於有危險攀岩地形,精神整個就來惹。這才是我要的爬山啊!鏖戰40min到達3340M草原小營地(目測約2Tx2 or 3Tx1,營地無水),休息一下掏出手機竟然有困難的4G地形!那就滑一下順便報個平安。(ps. 聖路易紅雀輸給費城費城人,Pujols最終戰就這樣結束惹QQ) 接下來的緩上、乾淨清爽的經過堪比南湖北山東北側的頭鷹大崩壁 (雪山溪支流向源傾蝕導致),終於在0830前抵達頭鷹山H3510M。也還好有提早到不然今天不到9點就要白牆了欸,乾 真的TMD誇張!!其實頭鷹山跟奇峻山的結構在台灣高山地形中還蠻多可以類比的。(e.g. 玉山北峰與北北峰、轆轆山與轆轆山東峰與南雙頭山等均是。)上河文化中提到此兩座山頭名何時分家,應是在王雲卿編撰《台灣山岳一覽表》及邢天正編纂《台灣高山明細表》時,即以有基點的3510公尺峰稱作「頭鷹山」,以西南側的3519公尺最高峰稱作「奇峻山」。 另外一個有趣的軼事是民國60年6月29日起,林文安與蔡景璋兩人(後皆為台灣岳界四大天王之一)以13天的時間,從中橫公路的佳陽部落啟程,循雪關山(大矢夫山,1977公尺,三等6604號三角點)支稜,直攀佳陽山並縱走大劍山到翠池,再往大雪山稜脈邁進,第11天終於登頂了頭鷹山(又名奇峻山),並於距離山頂不遠的稜西樹下紮營。林文安先生在記錄上寫道: 「經一天苦闘已經累得不想動彈,但鑽進睡袋後,卻被蔡兄拉出來欣賞月色,是夜為農曆十七,一輪明月掛在天空,月光像流水一般,靜靜的瀉在一重一重的,遠遠近近的,高高低低的群山,天上有片淡淡的白雲,腳下有一層厚厚的雲海,海面上落下群山的倩影,明與暗恰好流露出安祥與和諧的畫面,宛然一幅美麗的圖畫,若非流行感冒所磨折,真想盡情享受這無邊的月色。」夜裡翻閱登山前輩的記錄(推敲應是上河編輯),不由得地決定抄錄下來,他日再來頭鷹山宿營於此,感受林文安先生筆下的情境,應該比時下追求百岳數字的累積,來得真實與雋永。 這次前往時,漏做此功課。所以可能錯過此樹而不知。但現地勘查頭鷹山基點周圍地景並對照上述這段文字,自己推敲所謂的"稜西樹下營地"應該在奇峻山基點附近(民60年尚未定義此兩峰個別名字,畢竟刑老編輯《台灣高山明細表》跟王雲卿編撰《台灣山岳一覽表》都在此之後出版,故山頭應該還沒被個別定義才是。) Notes. 日治時期這兩座連峰合稱為Kishun,源出於泰雅語,後來從音譯為「奇峻山」。林文安在民國60年6月底進行「大劍山大雪山V形縱走」時,也以頭鷹山又名奇峻山稱呼。 #雪山西稜 #奇峻山 #頭鷹山 #雪霸國家公園 #林業勘察道 #台中和平區 #苗栗泰安鄉 #台灣 #上河文化 #sheipanationalpark #Tunuxkwalit #Kishun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djimavicair2 #shotoniphone12 #山岳写真 #縦走 #次高山西稜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10/26/2022, 4:13:23 PM

2022.10.24 雪山西稜Day2-2 15.62km, +793m/-1198m, 9H31M 07:40 博可爾草原後的路徑與雪劍從翠池三叉山到完美谷前十分相似。大多在石瀑、鐵杉林與箭竹隧道中穿梭,約在海拔2950M的腰繞著博可爾山前進,其實算是相當好走的。途中經過志樂溪遺址時,在行前有做過功課,約略訂出座標來想去一探,但無奈天氣預報(10/7)下午開始會有地形雨出現,同行的山友也不想第二天就雨戰箭竹海,聳了聳肩只好路過下次再來! 09:50 到達火石山下營地,沒想到周遭的垃圾(水源溪溝處)有點多,而且越下切越多、體積越大...下切30M沒看到水源就折返準備前往火石山。(事後才知道下切不夠深,家文大大下切60M有看到活水源。下次有前往的朋友們記得不要放棄嘿!!);輕裝上攀約300M終於到達火石山了...但沒料到還沒11:00就開始白牆,整個傻眼。但也暗暗擔心下午會不會提早下起雷陣雨。所幸上天還是有一絲憐憫我們的心情,經過各種倒木、溪溝與平衡木地形。 Day2在15:40前平安抵達大南山西鞍營地。至於志樂溪工寮遺址、博可爾最高峰、大南山與弓水山就留到二刷再來踏訪了。 ps.最近很夯的大南山西鞍營地上半部真的很髒很亂。還有很多營火燒過的痕跡,那些看不懂國家公園明文規定的文盲山友還是不要上山比較好(喬O中第二?)? 燒了自己的帳篷就算了,我怕燒掉整片草原...賣車賣房賣地你們也賠不起。 #雪山西稜 #大南山西鞍營地 #志樂溪工寮遺址 #火石山 #冬諾夫可瓦列山 #大南山 #塔浪山 #冰河遺跡 #雪霸國家公園 #林業勘察道 #鐵杉 #台中和平區 #苗栗泰安鄉 #台灣 #sheipanationalpark #Tonnofkoware #Tanan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djimavicair2 #山岳写真 #縦走 #次高山西稜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10/24/2022, 3:34:13 PM

2022.10.22 雪山西稜Day2-1 「寂靜並非無聲,而是萬物聚在。」’Silence not as an absence, but a presence, and an endangered species we must preserve.‘ - Gordon Hempton 離開海拔3500米的翠池山屋後,一路之字坡緩下圓柏純林小徑內。事先查好距離翠池西北方500米左右有一終年不乾之池,在前輩的紀錄中稱之為雪翠五池的「北翠池」,不存明顯路跡的微探勘行程實在有趣!地判後抓一個方位開始下切然後思索如何更好行走(e.g.繞開茂密的箭竹植被),不到10分鐘就抵達這個秘境!比翠池還大上2-3倍,周圍巨大的圓柏鏡射在無波的池水表面不斷衝擊我們的視覺。紀錄中抹茶色的池水不見了,取而代之是一片澄澈的美麗高山湖泊,就在這萬籟俱寂的清晨六點時分。 但即便北翠池的景色再美,匆匆而來的我們仍要離開。前往博可爾草原的路上經一透空展望處,才驚覺表面被高大箭竹遮掩的狹小路徑外,原來震古鑠今的雪山北峰、大霸聖稜始終跬步不離。 #下翠池 #北翠池 #雪翠五池 #雪山西稜 #玉山圓柏 #雪山北峰 #大霸尖山 #聖稜線 #雪霸國家公園 #台中和平區 #台灣 #寂靜山林 #sheipanationalpark #sironhagai #holyridgeline #bpintaiwan #taiwanmountain #sonya7riii #24105f4g #山岳写真 #縦走 #聖なる稜線 #次高山西稜 #山登り #よこそう台湾へ

10/22/2022, 9:02:46 AM